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洪安举办民间文化表演

来源:中新网    2017-10-27 15:05:42

10月3日 国庆期间,在洪安边城老街的竹林清风广场,由边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一场武陵山区民间文艺汇演,汇聚了如土家木叶情歌、辰河戏、阳戏、民间武术表演,土家族、苗族服装展示、苗绣展示,群众文艺节目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节目,节目时长90分钟,给广大游客带来了一场民间文化“饕鬄盛筵”。

10月5日18:30—20:00在洪安边城竹林清风广场还有一场民间文艺汇演,游客朋友们可不要错过哟。

 

洪安边城:重庆历史文化名镇、国家3A级景区边城洪安距秀山县城28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茶洞镇和贵州省松桃县迓架镇接攘,包茂高速公路和319国道贯穿集镇,交通便捷。当地建筑古朴,民风纯正,文化底蕴丰厚。这里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大小四合院、隔火墙、青石条砌阶梯等,其建筑工艺,造型为当今少见。这里是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第一站,有全国至今保存完好的毛主席语录塔、洪茶古渡拉拉渡、鸡鸣三省(一脚踏三省)、“三不管”岛等;这里是沈从文笔下《边城》小说的原型地;这里有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对爱情忠贞执着的翠翠;这里有一段朦胧而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里有单纯的生活,淳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边城人民;这里有温柔的河流、清凉的山风、葱郁的翠竹、白日喧嚣夜里静谧、孤独的渡船;这里有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

木叶情歌:在土家族集中聚居地武陵山腹地,竹笛、木叶、咚咚喹,信手拈来都是土家青年弄乐的道具。土家族青年男女吹奏的木叶情歌。其树叶、竹叶、包谷叶均能奏出特异的乐声。木叶传情委婉脆亮,簧音袅袅,绕山回旋。用木叶奏歌,以歌传情,在武陵山区很流行。在土家族男女找对象,谈恋爱,兴"赶边边场",而土家男女谈恋爱不是"赶边边场",却用木叶传情。土家人天天在深山与鸟儿、蝉儿为伴,寂寞了,高兴了,忧虑了,或有什么隐秘心事,便摘片木叶儿,摄吹起无词曲儿来。这些木叶歌,或婉转悠扬,或如泣如诉,或欢畅愉悦,或悲泣幽怨。远听,似鸟儿在啁啾,山泉在叮咚,充满诗情画意。吹木叶并非易事,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吹出调儿来。有的男女青年相爱倾慕,却不便启齿,又不喜欢媒婆搬弄是非,于是就用木叶求偶,把满腔的爱写在木叶上,山里人这样唱:"满山木叶堆打堆,问郎会吹不会吹?有朝一日学会了,只用木叶不用媒。千两银来万两银,难买阿妹一颗心,媒婆嘴巴磨出血,不抵一曲木叶情。"

辰河戏:因流行于沅水中、上游(俗称"辰河")一带,故名"辰河班子",又叫"辰州班子",是湖南地方戏曲大戏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沅水中、上游的广大地域,包括怀化地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的铜仁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的酉阳、秀山,湖北省的来凤、咸丰等县。其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高台(舞台演唱)、低台(木偶戏)、围鼓堂(坐唱)三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四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它是源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南诸省的地方戏剧种。在重庆、湖南、贵州、湖北等省市宽广的农村大地广泛流传。那里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白、回、瑶、壮等多个少数民族,残留着大量巴、楚、湘、黔文化的余绪、末韵。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和以踩堂戏、傩堂戏为代表的其他地方剧种都给阳戏以特别的艺术滋养。因此,从阳戏的表演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流行于西南各省的樵歌、秧歌、炉歌、船歌、傩歌、采茶歌以及其他民族民间歌舞和一些地方戏曲剧种都对阳戏产生的巨大影响。在阳戏家族中,秀山自治县阳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绣:金珠苗寨是重庆市唯一完整保留苗语的村寨,村民内部交流仍用苗语。苗族少女们长到10岁左右,就会由外婆、母亲教她们绣花、织锦。她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民族的历史穿在了身上。这样的刺绣技艺被称为“苗绣”。2016年,“苗绣”被列入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洪安 民间文化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汽车站在哪个区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市共有几个长途汽车站?天津现在我知道有五个长途客运站,包括老天津站后广场的客运站。虽然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