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全面考察,中国文明至少已存在了5000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管强)周一表示。
调查始于2001年,第四阶段于2016年完成。
“中国东部浙江省良渚遗址,山西省陶寺遗址,陕西省西北部世茂遗址,中国河南省二里头遗址的多年大规模发掘证明了”项目负责人王伟说。
在对90年来我国考古成果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展了跨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力量的多学科研究,以突出表征Guan说,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曙光。
在良渚废墟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以及一座可追溯到5000年左右的大城市。
陶寺遗址和世茂遗址中发现的城市遗址面积在280万平方米至400万平方米之间,可追溯到约4000年。专家说,在这些古老的城市里,社会分层在建筑和坟墓的遗迹中清晰可见。
“这些社团最有可能是国家的形式,”王说。“所以我们相信这些州所在地区已进入初级文明阶段。”
根据研究小组的研究,在5800年前,黄河,长江中下游和中国东北部的西辽河地区出现了文明的迹象。
从五千三百年前,中国的各个地区开始接受文明。研究人员总结说,大约3800年前,中原地区发展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文明,并开始在周边地区发挥文化影响力,使其成为中国文明整体进程的核心和领导者。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并没有直接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幸好我们现在可以描述这段历史,”项目负责人赵辉说。
“由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我们的工作也填补了世界历史的空白。
该研究小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与博物馆学院牵头,由近70个研究机构和大学的成员组成。
关键词:
中国
五千年历史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