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庆元是瓯江、闽江、赛江的“三江之源”,素有“水流两省达三江”之称,县域内7条主要干流大部分水都流向相邻的福建省松溪县、政和县。站在浙闽两省交界线上的“亲水亭”边,难以想象,脚下的松溪河,经历了由黑臭河变成清水河的巨大变化。
上世纪70年代末,庆元县建起了造纸厂、染化厂、水泥厂等企业,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让这条河污水横流,面目全非,两地百姓苦不堪言。但由于两省省情、治水标准等均有不同,导致边界治水成为两地政府的难题。
为彻底解决闽江上游的污染问题,从1997年开始,庆元县一口气关停了染化厂、造纸厂、纤维板厂等污染企业,虽牺牲了地方财政收入,但将一江清水逐渐还给了两地人民。20多年来,庆元县先后否决了300多家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关停了24家造纸、化工等重度污染企业,彻底消除了化工行业的污染隐患。
治水,重在持续,功在不舍。早在2013年,庆元县掀起“垃圾革命”,全县300多名河长巡河监管、万人共同参与,治水成效显著。次年3月底,庆元在全市率先消灭了垃圾河,6月中旬完成“清三河”任务,9月成为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之一,是丽水首个达标县。
在“五水共治”工作中,庆元县与福建省毗邻县开展协作治水,探索建立“跨界派驻治水指导员”模式,给福建省交界的11个乡镇共指派了30名治水指导员,把浙江的“五水共治”延伸到了福建。监测数据显示,浙闽边界主要河流水质已连续17年保持在Ⅰ、Ⅱ类或优于Ⅲ类国家水质标准,水质合格率达100%,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
在两地群众的不懈努力之下,庆元县20万群众和下游闽江沿岸福建松溪、建瓯、南平等地同饮一江水,共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
关键词:
水质标准
面目全非
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