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通讯员张丽萍 王先忠
“今年旱情超历史,田里的庄稼都等着水‘救命’呢,我哪能休息!”汉川市湾潭乡水利站的邓四春说道。
湾潭乡5处泵站共有30名职工,为保证24小时不断档,每天分成3班投入到抗旱值守中。他们顶着超过40℃的高温,到汉江边、灌溉供水处巡查机组,发现设备故障立即维修。而邓四春作为泵站“老班长”,更是24小时无休。
邓四春今年56岁,驻守群丰泵站5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抗旱经验,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邓师傅”。
“邓师傅,幸福泵站涵管接头在漏水。”“邓师傅,庙五渠泵站的电路出现了小火花。”……
“别慌,我马上过来。”了解情况后,邓四春第一时间赶到庙五渠,先断电,再熟练地将线路重新连接。处理完后正值中午,顾不上吃午饭,邓四春又来到幸福泵站,顶着烈日抢修了2个多小时,漏水的地方终于堵住了。
“有些地方,凭我的经验肯定会有渗水现象,我一般都会拿胶布提前绑好。”邓四春的小电瓶车上随时装着一个大麻袋,里面有各种工具、胶布,还有他平日里收集好的废弃轮胎皮子。由于水压太大,老旧的泵站漏水现象难免发生,为了用好每一滴水,邓四春总会想尽办法去修补。此外,小型泵站机电设备的维修、管道的维修保养、通电试机、清淤等工作他样样精通。
在群丰泵站,提水管道长50米高18米,为保证泵站正常取水深度,随着汉江水位的高低,必须及时调整水管的长度和位置。这项工作不能用蛮力,只能借用“巧力”,极大地考验抗旱人员的能力。“正是因为大家齐心,所以再困难的工作,一起上,就变得容易很多。”邓四春说。
他说:“看到汩汩清水流进干涸的稻田,农民丰收有了希望,我们再累都是值得的。”
关键词:
汉江水位
机电设备
田里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