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9月2日,在哈尔滨庆阳农场第四作业区的金色稻田里,伴随着机车轰鸣,4台水稻收割机开始联合作业,标志着该农场6.7万余亩水稻收获正式拉开序幕,实现了“双节”前收割,新米提早上市,预计平均亩产545公斤,总产量将达到3.66万吨以上。
今年,庆阳农场在水稻生产各环节全部抢前抓早,大力推广和应用水稻栽培新技术,全面落实“六个替代”,全程标准化管理。为确保水稻丰产丰收,农场农技人员指导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做好水稻生产后期管理,针对水稻成熟实际情况适时收获,今年水稻收割比往年提前15天左右。水稻收获过程中,农场坚持因地制宜,严把水稻收割标准,做到精收、快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庆阳农场充分发挥“黑土+气候+种质”优势,产出的大米营养高、口感好、宜消化,为农场稻米品牌建设夯实基础。据了解,庆阳农场“地依犁”品牌新米将在“中秋节”前抢“鲜”上市,抢占市场先机,提升稻米价值,牢牢端住“饭碗”,全力打造“都市农业供应商”。
邴陈双 哈尔滨日报记者 王铁军
编辑: 王依然
关键词:
庆阳农场
农技人员
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