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交汇点讯 今年汛期(5-9月),南京累计降水量288.9(城区)-383.1毫米(浦口),较常年同期偏少5-6成。全市在田作物缺水受旱面积最高峰时约42万亩,主要集中在六合、溧水、高淳等。目前,南京缺水受旱农田作物面积基本消除,旱情得到有效缓解。
今年汛期,南京气候“一高一多一少三低”态势,即平均气温刷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高温日数打破1961年以来夏季高温日数最多纪录,水库蓄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少记录,长江、水阳江、石臼湖水位创历史同期最低记录,抗旱形势异常严峻。
南京市防汛抗旱部门全力补水翻水。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蓄水引水翻水调度作用,通过各类设施累计翻水约8.6亿立方米,实现高效“解渴”。依托重点泵站引水,立足长江水源,开启秦淮新河、红山窑、新禹河、蛇山等重点泵站引水,累计补水约4.6亿立方米,秦淮河、滁河、固城湖水位比前期最低水位分别上涨0.35米、0.4米、0.8米,抗旱一级水源供给得以保障。
依托抗旱翻水线引水,借助全市13条骨干翻水线及各级小型翻水线,实施逐级引水翻水,投入抗旱灌溉站1303台套、输水渠道300余公里,累计翻水量约2.6亿立方米。依托临时架机引水,重点实施高淳区水阳江水碧桥(100台套)、石臼湖陈家桥(30台套)临时架机引水,合理采取打坝筑埂、疏通河道等措施,在全市布设临时架机1030台套,累计翻水量约1.4亿立方米。
当前,南京市长江、长江、水阳江、石臼湖水位处于历史同期最低。9月15日15时,长江委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湖区、鄱阳湖湖区枯水黄色预警。根据国家防总、长江委、气象等部门会商情况,四季度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偏少,主要江河湖来水明显减少,秋冬季出现旱情反复概率较高,仍要继续做好抗旱保水引水工作。
南京市防办表示,将持续加大引水翻水,强化用水管理,增强抗旱能力。市、区水务部门将及时做好抗旱物资、设备、人员等准备,随时支援抗旱工作。
通讯员 宁水轩 交汇点记者 胡明峰
编辑: 管鹏飞
关键词:
作物面积
基本消除
秦淮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