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2022-10-12 22:28:16
【资料图】
□本报记者 陈道峰
国庆节前,桓台县司法局在索镇街道马家村举行“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身穿鲜艳“红马甲”的爱心大嫂从县司法局负责人手中接过队旗,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有12名队员,她们最年长的74岁,最年轻的也有53岁。她们大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也是凡事都喜欢带头干抢着干的网格员,她们更是村民们眼中热心肠的爱心大嫂,是活跃在村里乡间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除了村里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爱心大嫂会习惯性地去村民家坐坐,排查矛盾隐患,及时疏导心结。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作,筑起了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
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张若利介绍,“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6月,经过1年多的工作,“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的认可。桓台县司法局授旗后,爱心大嫂的工作劲头更足了。
“只要村里用得着我们,不管白天黑夜,我们一定随叫随到。”爱心大嫂孟霞动情地说。这支以“矛盾调解”命名的志愿服务队伍,以耐心和暖心化解矛盾和隔阂,织密了法治保障网,将村民之间一个个“死结”变成了“活扣”。
“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队员王霞说,志愿服务队工作能顺利开展,离不开去年换届新当选的村党支部认真贯彻上级的“一网三联、信用赋能”,在村内开展的信誉积分工作。
按照马家村的规定,村民只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信誉积分。每个季度根据村民的积分情况,评出三个不同的奖次,予以奖励。为了做到公开公平,每个季度的评比结果,马家村党支部都要提前进行张榜公布,接受广大村民的监督。
在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张若利是村里的“法治带头人”;张爱文是村里的妇联主任,既是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也是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的带动下,志愿服务队将法治服务融合进了日常各项村务的服务中,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百姓舞台、农村大集……爱心大嫂活跃在法治传播的最前线,她们不仅自觉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还积极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依法治村的工作中。
马家村“爱心大嫂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在桓台县并非个例。今年以来,桓台县积极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实行“1+3=N”运行模式,在每个村培育1名法治带头人,3名法律明白人,带动全体村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村美民富、和谐善治的美丽画卷成为现实。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