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2022-10-15 07:44:30
(相关资料图)
交汇点讯 10月12日一早,宿迁市泗洪县一个乡镇供电所门前,一名失去双臂的中年男子,正趁着供电所还没开门,吃力地把整包整袋的鸡、鱼、毛豆、红薯等农产品堆在门口,然后静悄悄地坐上三轮车离去,只留下一张写有“张景运收”的纸条。
“我早晨开门时发现门口堆了6个网兜和1个塑料袋,里面都是各种农产品,一看就是哪个老乡自己家里种的,大概有20多斤。”国网泗洪县供电公司园湖供电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这名无臂男子并没有留下姓名,但“收件人”张景运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这里的台区经理。
为了弄清前因后果,工作人员调取了当时现场的视频画面,并联系上了张景运本人。“这个残疾人是本地孙园镇李庙村的马选利。”看到现场画面后,张景运一眼就认出了对方身份:马选利是当地村民,19岁时因一场意外失去双臂,此后他始终没有结婚成家,母亲去世后就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说到这里,张景运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一个已经褶皱泛黄的记事本,本子上记录着附近10多个村庄的供电线路图,还记着1000多户人家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其中有十几户用户的姓名前,标记了特殊的红色记号。这十几户都是家里有残疾人的家庭或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们认识十多年了,他对我们这些残疾人向来照顾,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小困难,他都记在心里,想办法给我们解决。”马选利介绍,不久前,他走夜路在家门口摔了一跤,额头肿起一个包,被张景运看到,并追问了几句。
“小路狭窄崎岖,杂草丛生,夜晚又没有灯光,不小心很容易摔跤。”随后的几天里,张景运拔草修整、拖来石子铺垫……一人宽的田埂小路,很快被他修得平平整整。
“我现在走夜路时,只要喊一嗓子,跺跺脚,灯就亮了。”马选利说,这些天里,张景运在他家门前忙里忙外,买电线、打桩、铺路,不仅一分钱不收,自己也常常被累得满头汗。考虑到马选利没有双手,夜里不好开灯,张景运还专程买了36米长的电线和智能感应路灯,把这条路变成了“声控小路”,十分贴心。
为了向张景运表达谢意,马选利打包好几样农产品,坐着邻居老人送孩子上学的三轮车来到镇上,趁着供电所还没开门,悄悄地把心意放下后就离开了。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史伟 通讯员 王松竹
编辑: 徐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