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七:多彩的文化-天天热点

来源:云上河南    2022-10-18 22:46:33

十年来,中牟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文化事业踏浪前行,绽放新颜。


(相关资料图)

十年来

夯实根基,基层文化阵地“强”起来

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完成人民文化馆、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民俗展示馆以及老城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改造。全县1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部建成,231个行政村(社区)完成了“七个一标准”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7座智慧化“城市书房”,建成图书馆分馆17个,配置了图书流动服务车和演出功能车。将 “我们都是朗读者” 活动打造成全民阅读亮点品牌,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朗读活动54期,参与朗读爱好者700余人,受众3万余人。

中牟农耕文化博物馆

城市书屋

朗读分享活动现场

十年来丰富供给,文化惠民品牌“亮”起来文化惠民卓有成效。开展“双优“双带”文化惠民演出1187场;“文化惠民·送戏下乡” “欢乐中原·出彩中牟”广场活动3758场;“戏曲进校园”188场,惠及群众达315万人次。

2018  “双优”“双带”文化惠民演出走进军营

2020 文化惠民工程首演走进姚家镇绪张村

广场文化活动

文艺创作如火如荼。近年来先后创作小品、舞蹈、歌曲、戏曲、坠子等文艺作品达300多个,《离离原上草》《我的农民爹娘》等作品获得郑州市“五个一”工程奖;原创舞蹈《最美小康梦》获河南省第五届广场舞大赛一等奖、郑州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战役一线党旗艳》《月亮》等作品在央视及各大卫视进行播出;歌曲《人民公仆》在河南的专业赛事获得一等奖。

2019 豫剧《花县令》参加第八届黄河戏剧节精品剧目展演活动

公益培训惠民心。举办箜篌、合唱、美术、书法、舞蹈、二胡、电子钢琴、古筝、陶艺、剪纸、面塑、传统戏曲等长期文化公益培训班。近十年来开设文化公益培训班5011课时,培训174916人次。

公益培训班器乐合奏合唱《我的祖国》

十年来

传承保护 珍贵文化遗产“活”起来

挖掘文物弘扬文化。建成箜篌城生态文化遗址公园、寿圣寺双塔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成功发掘天然气储备站墓葬群和雁鸣湖墓葬群,其中雁鸣湖墓葬群出土文物104件;联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在黄店镇业王村考古发掘;发现蒋城遗址、莵氏城遗址、佛肸城和钟城四座古城遗址。中牟历史文化在《郑州晚报》共发表30期整版宣传报道。

寿圣寺双塔

省级文物单位校氏墓地

历史文化传承有力。挖掘培育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4个、市级37个、省级7个、代表性传承人223名,建成省级展示馆1个、市级社会传承基地3个、县级社会传承基地29个。整理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相关文字资料超过1000万字、图片资料40000多张、音像资料4000多小时、实物800多件,并分门别类建立了完整的非遗数据库。打造箜篌音乐小镇,培养箜篌传承人100余名。推出了图文并茂的《大吕武术》《潘安系列传说》等15套非遗系列丛书。编撰出版《中牟记忆》《中牟历史文化丛书》《古牟邑考》等丛书。

十年来

升级产业 文旅文创融合“火”起来

擦亮文旅品牌。先后建成绿博园、方特旅游度假区、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杉杉奥特莱斯一二期、海宁皮革城,海昌海洋公园、华强·美丽中国三部曲之中华复兴之路、河南省歌舞剧院、建业J18等项目完工在即。

文旅数字赋能。成功构建“管理服务”智慧网,建成中牟县旅游大数据中心、监测指挥系统、智能导览系统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坚持“创意+科技”,推动古建筑、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资源的保护利用,注重运用AR、VR、全息等数字技术手段“讲好中牟故事”。

塑造旅游名城

十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963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3.37亿元。

五度上榜“最美中国榜”,入选“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被评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城市”“中国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等,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河南省乡村旅游示范县”“河南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等称号。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博物馆 线上线下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汽车站在哪个区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市共有几个长途汽车站?天津现在我知道有五个长途客运站,包括老天津站后广场的客运站。虽然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