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记者 王为薇 通讯员 廖巨明
(相关资料图)
在临武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民警,他每天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小包,包里装着他的“救命药”。他就是身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症仍坚守一线的民警宁海斌。
43岁的宁海斌,荣获三等功3次,先后获评全省“敬业奉献·湖南好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破案办案能手”等荣誉。
勇斗暴徒身负重伤
宁海斌身上,有大大小小十几道伤疤,每一道伤疤的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其中,鼻翼到嘴唇位置那道长约6厘米的刀疤,记录着他和死神的“擦肩而过”。
2004年,宁海斌到临武县万水乡执行抓捕任务,正准备带走犯罪嫌疑人时,对方四五十人来势汹汹,掏出匕首、砍刀威胁警察放人。
宁海斌临危不惧,死死将犯罪嫌疑人的手与自己的手铐在一起。混乱中,一名暴徒挥刀直接砍向他的面部。
“当时现场没有医疗急救用品,连卫生纸都没有,我就用手用力压住面部,尽量少让它出血。”后经鉴定,宁海斌这次负伤为三级乙等工伤。
大病初愈毅然重返岗位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大年初四,宁海斌突然晕倒在万水派出所。大年初七,他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当时的他结婚不到6年,妻子是一家单位的普通职工,女儿尚幼。医院告知宁海斌,这个病前期至少需要50万元的治疗费用。
50万元!这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宁海斌的家人以及局里领导同事的关心照顾,给了他战胜病魔的勇气。2009年4月,宁海斌进行肾移植手术后,身体机能慢慢恢复正常,但需要终身服用进口的抗排斥药物及辅助药物。
“局里事多人少,我现在身体好些了,不能搞特殊。”手术1年后,2010年端午节,在病情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宁海斌毅然重返工作岗位。
从此,宁海斌在临武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一干就是12年。
“只要能干警察,比什么都重要”
2022年5月,临武县公安局进行人事调整,宁海斌服从组织安排到刑侦大队当了一名普通民警。
有人问他,没有走上领导岗位,会不会遗憾?他笑笑说:“我是从‘鬼门关’走过一遭的人,只要能活着,只要能干警察,比什么都重要。”
在刑侦大队,宁海斌利用多年积累的办案经验,主动参与复杂疑难案件侦办工作。到岗不足2月,他参与侦办的2起疑难案件就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5月上旬,他主动介入,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公检法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00元。
在办理疑难案件时,宁海斌十分注重总结办案工作经验。2022年7月,他撰写的《打击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两点三部”技战法》被省公安厅经侦总队推广宣传。
“我每次外出办案都会准备好五六天的药。”宁海斌说,有一次,因为查办案件需要,他连夜外出多地辗转,竟忘记服药,妻子“恨”得几天都没理他,说他“只管工作,不管身体。”
“谢谢您,警察叔叔”
宁海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身边许多人。2021年11月,他获评为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
这份荣誉给了宁海斌莫大的鼓舞,他决心要把自己与病魔战斗、与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激励身边更多的人勇敢面对人生挫折,把更多的光和热奉献在工作岗位上。
2022年7月份以来,宁海斌多次受邀参加郴州市“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与听众交流,一次次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有一天,他在一所学校做完宣讲后,一个学生主动走上台去,紧紧拥抱住他,动情地说:“今天听了您的演讲,我感觉到了阳光,看到了学习进步的希望,浑身充满了力量。谢谢您,警察叔叔!”
那一刻,宁海斌无言,向孩子回了一个郑重的敬礼。
关键词:
警察叔叔
刑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