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4月2日9时许,连云港市海州派出所突然接到“110”一个极其敏感的指令:海州汉庭酒店隔离点,采样箱被盗。“关键时期,谁会偷这个东西?”值班民警不敢大意,迅速赶到了现场。
经了解得知,当天8时许,住在该隔离酒店的医护人员起床后,发现放在特管区的一只新冠病毒核酸样本专用运输箱不见了,情急之下就报了警。
“偷这个东西干什么用的呢?”民警立刻调取现场视频资料,不久发现系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男子4月1日20时43分强行拧开隔离防护栏铁丝,潜入特管区盗走了那只运输箱。
经持续追踪,民警发现嫌疑人逃至鼓楼社区一片老旧小区后便消失了踪影。因夜间监控录像太模糊,嫌疑人身份信息很难确定,民警随即以宣传防疫和反诈的方式到该片区逐户排查。
4月5日下午,一网格员反映,嫌疑人与租住在磨盘巷的一外来务工男子很相似。民警迅即赶往嫌疑男子住处,但家中无人。为避免打草惊蛇,民警当即采取蹲点守候的方式等“君”入瓮。
当晚8时许,与嫌疑人衣着明显不同的该房租客终于打开了房门,民警立即紧随而入。没想到,听明来意,该男子竟毫不惊慌地称自己姓苗,58岁,并略带怒气地说:“我怎么会干那事,你们弄错了。”
为慎重起见,民警当即查看苗某家杂乱无章的物品,可最终连箱的影子也没见到。然而,就在民警灰心转身的一刹那,突然发现房内晾绳上挂着的一堆衣服里,有件灰白旧上衣与案发时嫌疑人的上衣较为相像,于是叫苗某穿上那件衣服到发案监控下走一趟。虽然苗某一百个不情愿,但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转了一圈。
“就是他!”通过甄别,民警当即确定了他。虽然苗某还在狡辩,但见了录像明显没了当初的底气。后在民警的多番批评教育下,他终于承认了犯罪事实。
苗某交代,自己长年在海州租房干瓦匠,吃饭不方便,很想找个保温箱把饭菜带到工地吃。案发当晚7时许,其经过汉庭隔离酒店,意外看见特管区围挡内放了一只正合心意的崭新手提箱,不禁怦然心动。待夜间路面行人较少时,他迅速返回现场偷走了箱子。可谁知,心花怒放地回到家取出箱子,他顿时傻了眼,因为箱子上有“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送检专用”“生物危险”等可怕的文字。为防病毒感染,他赶紧将箱子重新装入蛇皮袋,扎紧了袋口,然后高度紧张地思考着如何处理这只烫手的“山芋”。送回去,怕被人发现;扔到垃圾堆,怕人见到报警;送给人,谁都不会要……后想到邻家长期无人居住,便趁夜悄悄扔到了邻家院内。
据悉,这只已经追回的专用箱科技含量高,被盗前已消了毒,而且是空的,不存在传播病毒风险,但没有它,下一步的核酸采集工作就会带来很大的被动。
目前,苗某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通讯员 杨弘建 周宗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赵芳
编辑: 吉凤竹
关键词:
这个东西
怦然心动
批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