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2022-06-16 07:31:29
(资料图)
今年以来,临渭区聚焦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下势破解“三无小区”治理难题,形成了党建引领“四度同向”的治理路径,逐步构筑起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网格化为载体、群众自治为主体,多元参与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党建融入网格,提升体系密度。锚定治理难题,以组织体系建设为主轴,通过单建、联建、派驻建的方式,在全区160个“三无小区”组建了131个小区党支部,搭建起红色“主心骨”。依托四级网格体系,在“三无小区”确定网格长(员)216人,制定了“三活、四知、六必访”机制,让党的组织体系与城市治理网格在“三无小区”交织覆盖,实现了党建铸魂、网格筑形。 工作下沉一线,强化攻坚力度。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调度制度,定期研究资金不足、推进不力等问题。区委组织部建立了领导班子包联街道制度,以周督查、月调研的形式,加大指导力度。按照一月一街道的要求,逐街道进行观摩,对6个摘帽小区逐一点评。面向全区印发专报,对照“五有”逐项通报进度,不断加强攻坚力度。 坚持多元融合,扩宽治理维度。深化“1168”模式,为“三无小区”选派了包联领导,争取到支部阵地36个,800余名在职党员在“三无小区”报到,组建了8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完成了10个“三无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并将33个“三无小区”纳入了下半年计划。通过街道党工委指导、社区党组织搭台、小区党支部牵头,为生产资料家属院等33个小区组建了业委会,银苑小区等21个小区成立了物管会,人保小区等22个小区选聘了物业企业,百货小区等95个小区实现居民自管,涌现了天斗小区等党支部+业委会“双轮驱动”的小区典范,人保小区等党支部、红色物业、业委会三方共治的蝶变典型,东风社区成立的“鼎新红色管家”兜底整治了7个“三无小区”,基本形成了多元融合的小区治理格局。 聚焦堵点难题,保持为民温度。借力东风模式,将“吹哨报到”延伸至小区,引导共建单位和党建联席会成员为小区硬化道路、安装健身器材、安装垃圾分类亭,解决了天然气不通、没有路灯、路面破损等难事急事。以小区(网格)为单位组建由党员、热心居民等构成的应急突击队,实现平战转换,激活治理韧性。应用网格化管理平台,联络到每一个居民微信群,实现信息采集、民意征集“一网互联”,规避风险、提高效能。在“三无小区”诞生了墙上议事厅、板凳议事会等治理妙招,在为民办事中保持了服务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