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6月20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建)日前,烟台民意通以《市区违停现象多发——停车难,究竟难在哪?》为题,报道了目前市区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面对日渐增长的私家车保有量和愈发紧张的停车位,有关部门有没有采取措施?用什么方式解决居民心头“堵点”呢?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开展“停车难”治理攻坚行动。由市住建局负责,将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列入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必改项,年内新增中心城区停车位4500个以上。市公安局负责,在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设置限时停车位,10月底前完成路内车位施划工作。
市住建局具体怎么做的呢?市住建局向记者透露,今年起,我市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批次推进中心城区31处公共停车场建设,提供约5208个泊位,其中2022年推进13处,新增2089个泊位;此外,在停车矛盾突出的老旧小区,今年机动车停车位(场、库)、非机动车停车棚及充电设施等10项内容,列入老旧小区改造基础类必改内容,未来三年,结合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新增10100个停车泊位,其中2022年新增2500个。
(资料图片)
芝罘区停车泊位缺口超过12万个
记者查阅有关数据发现,烟台市区道路和停车场建设,与机动车保有量增幅相比,常年处于不协调状态。截至2021年底,烟台中心主城区汽车保有量比5年前增长了70%以上,但市区道路建设滞后,供需严重失衡,市区路网密度仅为4.1公里/平方公里,远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5.6-7.4公里/平方公里)的下限,没有形成棋盘式的密路网。同时,老城区规划建设存在先天缺陷,停车场建设尤其滞后,造成公共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根据交警部门数据显示,2021年六区(不含蓬莱)共有停车泊位76.05万个,按照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泊位保有量1:1标准核算,市区停车泊位实际缺口达23.32万个,其中又以芝罘区停车泊位缺口最大,达12.21万个,牟平区缺口5.59万个、福山区停车缺口5.52万个。以芝罘区为例,截至2021年底,全区现有机动车保有量32.9万辆,按照1:1停车需求,缺口数量为12.21万。目前芝罘区共有各类停车场493个,其中登记备案的有330个,离解决“停车难”问题仍有相当差距。中心区最为拥堵的南洪街周边,有居民1万余人,商铺460多家,据测算日常所需停车位约2800个,但路面施划的停车位仅有112个,平日停车位缺口就有2700个,周末、节假日期间停车位缺口数量更大。尽管在南洪街上有两处收费停车场,但这两处停车场仅能提供200余个停车位。即便加上周边的振华商圈,也只有9个停车场,能提供车位1100个,远不能满足市民需要。由于车位紧张,不少私家车都违停在路边,一些外卖车辆、电动车更是随意占用车位,从而令停车难和道路拥堵“雪上加霜”。
而即便在停车场建设较为完备的新兴商圈,节假日停车难问题同样突出。以芝罘区万达广场为例,尽管商圈有地下停车位5000余个,但因为停车收费不低、停车场设计不规范等原因,导致很多车主不愿意进入地下停车场。再加上万达广场商圈毗邻毓璜顶医院和两所学校,且周边大部分为老旧小区,行车、停车资源需求巨大,交通矛盾突出。停车难的直接结果,便是违停——尽管周边的西关南街、锦华街全路段禁停,但路边违停现象依然严重。
上半年2处新建停车场已开工
“停车难”问题,在历年烟台“两会”上,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2018年至今,我市多位代表、委员相继建议,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停车场,形成新建建筑配建停车场为主题、挖掘存量资源,其他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停车场建设格局。将社区停车改建工作融入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程,对老旧小区停车进行全面摸底,合理利用资源新建、改建、插建停车场。此外,还要通过适当降低停车费用等方式,提高停车场使用率。针对“停车难”的现实问题和市民呼声,我市今年已经着手启动新一轮停车场建设。在具体工作进展方面,芝罘区、莱山区毓璜顶公园停车场、芝罘原木钟厂停车场、机场路-红旗路停车场、富凯大厦东停车场、邮电局西侧停车场、渔人码头停车场、中国农业银行停车场、河东停车场、莱山一中停车场等9处公共停车场,正在在进行点位界限确定以及土地征迁等前期工作;福山区东尚蓝湾停车场、高新区科技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停车场已开工建设;牟平区宁海中学分校停车场、宁海大街南停车场计划于6月份开工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为难停车辆“安家”
新一轮公用停车场建设之外,今年,我市将藉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增设停车位,让为“停车难”犯愁的车辆不再“无家可归”。
在去年完成改造、修葺一新的金沟寨小区,放眼望去,车辆整齐有致地停放在划设一新的停车位,告别了以往楼前巷尾无序停放的状态;小区人行道、车行道全部完成平整。以往下班为停车难犯愁的居民,已经告别了到处“找车位”的尴尬,如今基本能将车停在自家楼下。“金沟寨小区列入改造的‘老楼’,多达94栋,涉及3000多户居民,是2021年芝罘区改造规模最大的单体小区,针对小区居民集中反映的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在对部分违建进行拆除、对地面进行平整后,在不影响人行、非机动车通行情况下,逐一划设了停车区域。”金沟寨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孟祥玉告诉记者。
今年3月,我市对2022年度烟台11个区市的12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了逐一评审,评审会上,解决“停车难”成为评审专家组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停车位距离住宅距离、划设数量和面积、是否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不便等问题,汇报人逐一在“答辩”中进行阐述,并接受评审。“此次到场的专家,都是常年从事、研究老旧小区改造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结合专业经验给老旧小区改造献计献策,目的就是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等问题,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烟台市建筑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学龙表示。自2020年我市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以来,以基础设施更新为主的改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改造标准不高、小区形象变化不大、运作程序不规范等问题。2020-2021年,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以小区地下管线、道路、环卫、绿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更新为主,对宜居生活场景打造投入不够。针对上述情况,今年,我市重新编制了《烟台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在原有11项基础类改造内容基础上,将机动车停车位(场、库)、非机动车停车棚及充电设施等10项内容,统一调整为基础类必改内容。今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将为小区新增2500个停车泊位,进一步缓解老旧小区无处停车的矛盾。
住建部门已经开始行动,并做出表率。市公安局如何在保障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设置限时停车位,10月底前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任务呢?
责任编辑:赵璇
关键词:
老旧小区
机动车保有量
非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