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欣然
(相关资料图)
清明时节,春雨霏霏。岳阳市平江烈士陵园,苍翠松柏间,烈士墓前一片花海,远处屹立的巍巍幕阜山,默默守护着长眠于此的忠魂。
平江习俗,清明前后三天,祭拜先人。4月4日下午,68岁的平江县退休干部吴一挥带着儿孙,来到爷爷烈士吴强的衣冠冢前祭扫。吴一挥奉上鲜花,点一炷香,朝墓碑三叩首。
“爷爷生前是红军,可惜牺牲太早,我没见过他。”虽未曾谋面,但吴一挥总是听奶奶余银香讲爷爷当年干革命的故事:1930年在平江打游击战,后来上井冈山,参与“反围剿”斗争,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因为参加革命不能暴露身份,爷爷给家里来信时,常说自己在外经商,一切安好,不要挂念,告诉奶奶教育孩子艰苦奋斗。”
吴强当年寄回的家信有30多封,如今存放在平江起义纪念馆内。时间如同潮汐,日日冲刷着历史留下的痕迹。信纸已泛黄,字迹也褪去了颜色,但连绵不绝的思念和至高无上的敬意早已铭刻于心,在岁岁年年的祭拜中,带给远在天边的人。
吴强曾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组织部长、干部部长,因积劳成疾在河北省肃宁县病逝,逝世时未满40岁。吴强去世后,被安葬在河北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83年,28岁的吴一挥来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第一次踏入爷爷长眠之地,他拍下墓碑照片带回家。“时隔半个世纪‘见到’爷爷,奶奶特别激动,对着照片不停流泪,那个画面我永远也忘不了。”此后30多年里,每隔一两年,吴一挥都会带着家人、后辈,跨越1000多公里,前往河北祭扫。
2018年,吴一挥来到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这一次,他要带爷爷“回家”。吴一挥轻轻拢起爷爷墓前的几抔泥土,折下几支松柏树枝,连同爷爷的照片、档案一起放入骨灰盒,带回家乡,埋葬在平江烈士陵园。至此,烈士吴强终于“魂归故里”。
“只要没有被遗忘,逝去的人就不会远离。而您,就是我们子孙后代心中永远不会遗忘的传奇!”这是吴强烈士的曾孙女吴竞争写给曾祖父信中的一段话。这是跨越时空的一封家信,也是后辈对革命先烈光辉一生的致敬。
“我父亲是党员,我和兄弟姐妹都是党员,曾孙女也光荣入党了。”吴一挥说,家族子孙承继先辈遗志,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日子越过越好。爷爷可以安息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