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我们要针对宁夏特有的产业,做好品牌打造,也要用好手机这个新农具,开展多渠道传播,开展抖音电商卖点挖掘,利用已经火起来的主播带动农副产品销售。”6月6日,在银川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银川市乡村振兴专家人才交流座谈会上,浙江农业大学研究员施昌彦针对学员反映农产品销路不畅、销售价格不高等问题作出解答。
当日,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分别围绕银川市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及淡水养殖产业发展、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银川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头雁”学员、乡村振兴专家等成员先后前往永宁县佳蕾种植合作社、宁夏科瑞恒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观摩学习。针对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制约问题,采取座谈交流、现场沟通、线上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会诊磋商。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了相关人才政策,针对如何留住人才、壮大产业发展团队等问题做了相关政策讲解。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对农副产品的发展也赋予了更多要求。过去的发展理念是实惠、实用,这与我们当下许多高端农副产品的发展理念不相符,要想价格卖得高,就要走高端农产品路线,以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方式为主导,收获高品质的农副产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双奎教授分享道。
“现在农业企业存在贷款难、留人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企业发展知道要转型,但不知道具体怎么转,如何做产业融合。今天听了各位专家的交流发言感触很深,下一步我们要把电商、文旅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要做品种、品质、品位、品牌,要做串起来的融合!”宁夏科瑞恒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贵珍参加完座谈会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柔性引进教授专家团队5个、博士21人,自主引进高层次硕士研究生18人,坚持“筑巢引凤”“固巢养凤”双轨并进,让各类优质人才汇聚在银川“三农”的大地上,不断推进工作提质增效,以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宁夏日报见习记者 张敏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