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出好菜,沃野千里皆丰产。一头拎稳百姓的菜篮子,一头装满农民的钱袋子。“黔菜”怀着一颗红心,团结各方力量促进贵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黔菜出山,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图)
农桑辑要,顺应天时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优质的生态,雨热同季、温暖湿润的山地立体气候,使其成为全国少有的全域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之地。
立足自身特色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贵州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建成全国重要的夏秋蔬菜基地、调补省内省外的冬春蔬菜基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菜篮子。
以市场为导向,以“干净·优质”的品牌价值为核心,黔菜在山河的浸润下悄然而生、悄然而成,这是对一方天地的热爱尊崇,更是对大地和自然馈赠的感恩。如今的黔菜,正用崭新的姿态强势出山,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因势而新立足山地立体地形和立体气候特征,贵州因地制宜,深入调整农业品种和区域布局,重点在乌蒙山区、大娄山区、苗岭山区和武陵山区等高、中海拔区, 建设夏秋蔬菜优势产区;在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流域等低海拔区和乌江中下游、 赤水河流域,建设冬春蔬菜优势产区;推进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同时,重点突破集中育苗、标准化规模种植、产地初加工、冷链物流、外销市场培育等关键环节,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
山水兴黔菜,能纳百川香。
安龙菜心示范基地,以冬春季菜心为主的高端叶菜示范基地,产出的菜心畅销粤港澳大湾区;
赫章香葱豆苗基地,纯天然绿色四季种植,具有极大竞争优势;
威宁土豆、遵义辣椒等各品类优质黔菜,如同蒸蒸日上的贵州,不断提质升级,并搭载着贵州“黔货出山”的东风, 实现产销精准对接,翻山跃海,跨洲渡洋,走向世界,香满人间。
咫尺匠心,极致于人选种、种植、培育、水肥管理、植保、分拣分级采收、农残检测、包装,每一个细节的精益管控,造就黔菜用清水煮着也好吃的自信口感。物联网、AI、一码溯源等智慧技术,搭建了黔菜从基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生产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技术现代化的全产业链条,正不断擦亮“黔菜”金字招牌。
黔菜始终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强化标准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了一批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带动性强的农业企业,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系列子品牌。品一口黔菜,品的是贵州经济腾飞现代农业发展的甜美,品的是贵州农民乡村振兴致富产业的幸福。
每一寸精心耕作的土地,每一个辛勤劳作的背影,每一道科学严谨的工序,黔菜构建了一个充满深情和生机的贵州窗口,只为把源自贵州大山的这份绿色、干净、优质和健康,分享给世界。天、地、人共同滋养而成的“黔菜”,承载着居民餐桌上的期盼,承载着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现已成为推动黔货出山、带动贵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国必先强农,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黔菜”将乘势而上,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品牌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奋勇向前(黔)!
源于贵州大山里的馈赠黔菜,用清水煮着也好吃的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