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天激烈比拼,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于13日晚顺利闭幕。记者从14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经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将在天津市举行。
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12月10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共设86个比赛项目。此次有2557名选手、2376名裁判顺利参赛,6万人次现场观赛,3天的比赛时间有1.7亿人次通过“云观赛”方式观摩大赛。从比赛结果看,所有参赛代表队均获得1个以上优胜奖,30个代表队获得了奖牌,20个代表队收获了金牌。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介绍说,本次大赛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具有“风向标”意义,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届大赛86个竞赛项目,涵盖了生产制造、信息通讯、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众多行业领域,项目设置契合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技术技能含金量高,对提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1.8岁,最大的58岁,最小的16岁,年轻选手占九成。
“通过比赛,大家在高水平平台上相互切磋技艺、共同提升技能,既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又为企业和社会培育技能英才,让全社会更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价值,感受技能之美。大赛期间,很多知名企业到比赛现场观摩比赛,瞄准参赛的学生选手,提早引才揽才,体现了职业技能竞赛与就业紧密相关的生命力。”张立新说。
张立新同时表示,赛后,人社部将组织有关机构,一方面对大赛的意义、影响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成果,为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竞赛提供理论指引和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开展竞赛成果转化、标准优化、推广运用等工作,把大赛的理念和标准,特别是大赛中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广泛在职业教育培训中运用,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激发广大劳动者参与技能培训、提高职业能力的意愿和热情。
关键词:
职业技能
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