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房产频道 > 正文

氯气泄露科学标准处理方法 氯气泄露的危害

来源:佰佰安全网    2021-01-26 15:39:22

氯气(CL2)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相对密度为1.47,在其压强为1.013×10^5帕时,冷却到-34.6℃变成液氯,继续冷却到-101℃变成固态氯。氯气有毒,具有剧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的氯气会中毒致死。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爆炸,本身虽不燃但有助燃性。具体危害如下:

1、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氯气出现泄漏会通过人的口、鼻、皮肤毛细孔侵入人体造成中毒,尤其在风力比较大的情况下,有毒气体会顺风扩散到很远,使周围地区的广大群众受到严重威胁。

2、事故处理困难。有毒气体泄漏往往是由于管道、容器破裂和阀门损坏所致,处臵难度较大。一是堵漏难度大。管道或贮罐破裂开口不规则,有的长有的短,宽窄不一,加之

所处环境条件也不同,采取堵塞漏洞的措施方法难以实施。二是消除溢出有毒气体的技术措施难。氯气相对密度是1.47,比重比空气重,泄漏后沿地面到处扩散,为周围群众和排险人员带来严重威胁,因泄漏所处地点不同,采取化学中和反应的措施消除毒源有一定困难。三是消防官兵行动不便。参战官兵深入毒区排险,必须着防毒衣佩戴空气呼吸器,行动不便,如空气呼吸器面罩系不紧或防毒衣穿着不严密会造成中毒的危险。

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根据事故现场侦查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实施动态检测,划分重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安全区内并实施洗消(人员还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口往上风向自行撤离)等。

一是稀释降毒。在泄漏容器四周设置水幕,并利用水枪喷射雾状水或开花水流进行稀释降毒,防止向外扩散;稀释产生的污水应采取筑堤或挖坑等措施收容,集中处理;在储罐区发生泄漏时,应立即开启固定喷淋系统进行稀释。

二是转移危险品。对事故现场和可能扩散区域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乙炔、氢气等化学物质和可燃物,能够移动的立即转移,难以移动的要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与氯气接触而发生剧烈反应或爆炸。

三是关阀断源。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下游且阀门尚未损坏时,可采取关闭阀门、切断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漏。关闭阀门时,应在水枪掩护下进行。

四是器具堵漏。根据事故现场、管道或阀门等发生泄漏的部位、泄漏口形状及余压大小等情况,研制堵漏方案,采用不同方法实施。管道、储存容器壁因微孔发生跑、冒、滴、漏时,可采用木楔入孔的方法实施堵漏;管道、储存容器壁因撕裂发生泄漏,不能采取关阀止漏时,可使用堵漏垫、捆绑式充气堵漏带等专用堵漏器具实施内外封堵;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发生泄漏时,可采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注射密封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五是倒罐输转。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用疏导方法将液氯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倒罐要由熟悉设备、工艺且操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且必须用水枪进行掩护。

六是化学中和。储罐、容器壁发生少量泄漏,可采用化学中和方法,即在消防车水罐中加入生石灰、苏打粉等碱性物质,向罐体、容器喷射,以减轻危害,也可将泄漏的氯气导入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碱性溶液中,使其发生中和反应形成无害或低毒废水。

七是洗消处理。化学洗消法:即用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溶于水中,喷洒在污染区域或受污染体表面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改变毒性,成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物理洗消法:即用吸附垫、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质,吸附回收后转移处理;依靠自然条件如日晒、通风使毒气消失;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等。

关键词: 氯气 泄露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汽车站在哪个区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市共有几个长途汽车站?天津现在我知道有五个长途客运站,包括老天津站后广场的客运站。虽然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