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重庆市气象部门频频发出“高温橙色预警”。今天,我们走近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工电段的铁路养护工们。温度越高,他们就特别需要对一座特殊的铁路桥梁进行检查养护。
(相关资料图)
这座特殊的桥梁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叫襄渝铁路嘉陵江钢梁大桥,该桥建成于1970年由当时铁道兵修建,由于当时受施工技术限制,横跨嘉陵江只能采用钢梁桥全木枕结构,整座大桥全长336米,距离江面高度达50米,全桥有1000根木枕,上万颗螺栓,是襄渝铁路的“咽喉”要道,每天承担着近百趟旅客列车及重载货物列车通行任务,至今已“服役”52年。在烈日的炙烤下,气温越高,钢轨内部温度应力就越大,钢轨和钢梁的“热胀”伸缩效应就越明显;加之每天近百趟货物列车的高频率通过,以及桥的使用年限已过“半百”之久,在这种特殊极端天气下都要求对这座桥有更加细致的检查养护。
图为列车通过襄渝铁路北碚嘉陵江钢梁大桥。晏涛摄
今年46岁的鲜志荣,是重庆工电段重庆北桥路车间工长,是一名桥隧工高级工,也是一位退伍军人,自1998年从部队退役到铁路参加工作后,至今一直负责着这座铁路钢梁大桥的养护维修任务,对这座铁路钢梁大桥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带领职工负责检查钢梁大桥上木枕螺栓的紧固和木枕沥青涂油工作。
图为烈日下鲜志荣爬上钢梁大桥检查连接螺栓。晏涛摄
图为烈日下重庆工电段职工正攀爬上襄渝铁路北碚嘉陵江钢梁大桥仔细检查梁体和连接螺栓。晏涛摄
另一组则由一名“90”后工长段晓顺,带着2名职工,攀爬到距离江面高度达50米钢梁桥上,对钢梁桥的连接螺栓进行检查,防止螺栓松动。
这项工作虽然看似并不复杂,但铁路养护工需要穿上长袖劳保服,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带全副武装后,在烈日的炙烤下,脚踩滚烫的钢轨,手端“70℃”沥青逐根枕木涂油,攀爬上离江面高度达50米的钢梁桥上进行检修。
图为烈日下重庆工电段职工正攀爬上襄渝铁路北碚嘉陵江钢梁大桥仔细检查梁体结构和连接螺栓。晏涛摄
图为烈日下重庆工电段职工正在检修襄渝铁路嘉陵江钢梁大桥枕木扣件螺栓。晏涛摄
图为中午12时钢轨温度已达到60℃。晏涛摄
在检修过程中,大家对每一刻螺栓进行紧固,对每一根枕木进行涂刷,额头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淌,浸透了全身作业服,但却没有丝毫的懈怠。鲜志荣说,像这种三伏天气,是铁路养护工进行木枕沥青涂油作业最好的时机,能确保融化的沥青充分的侵入到木枕内。所以必须赶在这几天把整座大桥的木枕刷一遍,不仅可以延长枕木的防腐使用寿命,保证木枕对钢轨的承载力,今天要完成50根枕木的涂油工作。
为了防止中暑,他们在上道之前必须提前喝“藿香正气液”预防;在检修3个小时过程中需要喝4升水。他们在距离江面50米的钢梁桥上,头顶列日,踩着滚烫的钢轨,任汗水湿透衣背,也要保证桥梁的安全畅通,为这群平凡的铁路人点赞。
关键词:
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重庆新闻
拍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