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5-17 18:45:24
(资料图)
5月16日,渝北区举行5.18国际博物馆日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文化遗产与广大学生零距离互动,帮助他们了解、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在渝北实验中学运动场,一场“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正在举行。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驻足观赏《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多彩非遗、绚丽渝北——渝北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展》《匠心——巴渝古床艺术图片展》和《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碧津美术馆馆藏精品美术作品联展》共4个展览。这些展览精选了多幅精美图片、雕塑及美术作品,全面展示了渝北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雕塑、古床及山水人文风景,为学生们带来文化与艺术的双重震撼,让他们在学校就能欣赏精美的文物藏品和艺术作品。渝北实验中学学生刘煊妤说,印象最深的是《巴蜀七十二行雕塑展》。这些雕塑让我们近距离欣赏了雕塑艺术的魅力,学习了解了木匠、铁匠、石匠等传统行当文化,感受了巴蜀地区的民风民俗。
学生参与“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
渝北区代表性非遗项目展
活动现场,渝北剪纸、谭氏面塑、棕编手工艺等6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生体验传统技艺,制作非遗作品,感受非遗文化。渝北实验中学学生黄焱说,今天在学校就学习到了棕编手工艺这个非遗项目。我准备回家做给父母看,非常实用,也很有意思。
学生参与体验棕编手工艺非遗项目
学生参与体验传统拓印技艺非遗项目
当天还进行了川剧、赵氏武术等非遗项目展演,并挂牌成立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渝北实验中学分馆和渝北实验中学校史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与渝北实验中学校签订了馆校共建协议。据悉,此次活动主题是“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展现中华文明风采”,由渝北区文化旅游委和区教委联合主办,渝北实验中学、渝北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渝北区文化馆、渝北区碧津美术馆承办。下一步,渝北区将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完善馆校共建机制,常态化推进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在博物馆等文化阵地打造中小学生第二课堂,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川剧变脸、吐火表演进校园
图片由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提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