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化预拼装技术、AI预警、三维激光扫描超欠挖、远程可视化定位监控,这些数字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目前已在我市渝湘复线等一大批重点公路项目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有力推动了全市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6月7日,全市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暨2023年全市公路建设质量安全工作会在南川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施工工地现场举行。本次会议以“聚焦数字高速,建设交通强市”为主题,选取渝湘复线高速水江隧道、白云山隧道两个工点进行现场观摩交流,同时通过直播连线方式与其他工点进行互动。共有来自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及全市各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参建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合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据了解,本次会议现场集中展示推广了一大批目前我市公路建设行业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装备和管理经验。
以双堡特大桥和武隆隧道为例。双堡特大桥全长1620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双跨连续拱桥。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通过技术攻关,成功实现了三个“世界第一”和两个“国内首创”。
武隆隧道全长6625米,双向六车道,隧道地质复杂,存在瓦斯、岩溶、突泥涌水、软岩大变形等诸多不良地质。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一桥三机六台车”全套机械化作业模式,有效提升了隧道施工机械化水平,成功解决了传统隧道施工中劳动强度高、安全风险大、工作效率低和作业环境差等痛难点。
据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现场观摩交流,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公路工程建设行业的应用推广。下一步,全行业将持续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工程。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今年全市高速公路计划完成投资520亿元,较2022年计划投资同比增长6.6%,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计划开工成渝高速原路加宽、渝遂高速铜梁至潼南段改扩建2个项目160公里,计划建成江泸北线、铜安和巫镇3个项目约169公里。目前,各项工作正稳步快速推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