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资讯 > 滚动 > 正文
来源:新华社 2023-08-29 10:51:04
“我们在泰国上夜班,
客户群体是欧美国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2019年就在国外,
一年赚了六七十万。”
“吃喝拉撒住全是公司负担,
宿舍里冰箱、空调、洗衣机都有。”
……
这些对于求职者来说充满诱惑的话语
出自一名在泰国从事电信诈骗人员之口
近期热映的影片《孤注一掷》
再次引发人们对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的关注讨论
现实中的电诈分子
如何引诱国人出境从事电诈?
记者以“应聘东南亚高薪工作”为由
在某短视频平台联系上这名电诈人员
通过他的“花式引诱”
我们可以一窥究竟
引诱话术:“第一年就赚60万元,前景可观”
“比如开一个10万美元的单子,
你的提成是15个点,
也就是1.5万美元,
这个利润、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引诱话术:“一条龙安排偷渡,三五天就能到”
“你只需要负担从老家到昆明的几百块钱,
其他费用都是公司负担,
有人带你偷渡,
3到5天就能到公司。”
引诱话术:“许诺人性化管理,会骂人不打人”
“公司刚刚起步,
规模还不是很大,
对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
不会像缅甸那种又打又骂。”
记者从公安机关了解到
无论是许诺高薪还是人性化管理
都是电诈分子诱惑国人出境的陷阱
他们和一些“黑中介”为了逃避打击
藏匿于国内某些短视频平台
并发布大量有关东南亚KTV等场所
灯红酒绿的短视频进行引诱
受骗者一旦进入境外诈骗窝点
想要再从中解脱出来就非常困难
有的甚至被窝点之间互相转卖
即使窝点同意放他们回国
也会要求其家属缴纳高额赎金
一些家庭因此倾家荡产
全民反诈,重在靠前治理
对那些藏匿在短视频平台的“黑中介”
一方面有赖公众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另一方面更要压实平台和部门的监管责任
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线索排查
变被动打击为事前预防
让“黑中介”无处遁形
策划:沈锡权
监制:李兴文
统筹:余贤红、刘彬
撰稿:赖星
出镜:刘彬
摄制:郭杰文
编辑:李宗胤
技术:杨平
制作:新华社江西分社星火工作室
出品:新华社江西分社、新华社音视频部
关键词:
相关资讯
记者“连线”境外电诈分子:
辽宁省丹东市终止全市防汛Ⅱ
高分考生读职校引热议,什么
杭州亚运会8个比赛项目门票2
美国国旗星条旗上有多少颗星 星条旗是哪个国家的?
防晒指数是什么意思 防晒霜30倍和50倍哪个好?
女子转阴5天后复阳比第一次疼10倍 阳转阴能立刻出门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意思 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出自哪里?
过年染什么颜色的头发好看 2022年最流行的染发色是?
泰坦尼克号主角叫什么 泰坦尼克号女主角真实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