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一位75岁的老人泣不成声,让他伤心至极的只是一袋售价9块9的酸菜。
农村男子开网店遇大坑
老人的儿子看到父亲的模样也不禁悲从中来,但他却无能为力,他自认为有错在先,对买家的索赔一时束手无策,无奈之定只得向网友求助。
这对父子常年居住在天柱县一个偏远的山村,为了照顾家庭,他没有像同龄人一样外出打工,但他也想氛围家庭的贫困面貌。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网店可以赚钱,便想到让父亲手工制作的酸菜放到网上售卖,哪知出师未捷身先死。
贵州:卖9块9的酸菜被索赔1000元
为了打开销路,他将产品的售价定为9块9一袋,除去快递费用根本不赚钱,但他也没有钱刷DAN,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不要说邮政小包便宜,邮政小包不对个人开放,只对电商、企业等有一定规范的客户开放)
产品上架近半个月才卖出七八单,还没等这点可怜的货款收回,电商后台就收到了投诉信息,一外地买家以酸菜是三无产品为由索赔1000元。
75岁老人泣不成声,,一袋才卖9块9
男子本来就是新手,这条投诉让他彻底乱了阵脚,他硬着头皮拨打了买家电话,一个劲地道歉,称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偿。
对方见男子态度谦卑,语气居然硬了起来,称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生产者要向消费者赔偿1000元。
1000元看似不多,但对于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大的损失,老父亲得知后一句话都没说,只是不停地流眼泪……
75岁父亲为1000元索赔哭了
从小到大,父亲在男子的心目中都是坚强无比的汉子,谁能想到,在他75岁的时候居然会为了1000块变成这副模样,父亲确实老了!
为了解决索赔的问题,男子只能低声下气地跟买家说好话,但不管求情,对方就是一口咬定1000元,他这才想到求网友帮忙支招。
平心而论,如果男子明知故犯,卖三无产品被买家抓到把柄,索赔1000万也无可厚非,但买家的索赔是否有依据?
建议硬碰硬
首先,老人手工制作的酸菜确实是农产品,但农产品又分深加工和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进入市场必须有QS认证,而初加工不需要。
再打个简单的比方,每个菜市场都有卖散装酸菜的,哪家有QS认证?
市场监管部门在例行检查时也没有对商家进行处罚,最多提醒一下注意卫生。
是否三无,是否需要认证,由专业部门判断,而不是一个职业打假人。
当然,以这位买家的法律素养,还不配“职业”两个字。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老人制作的酸菜不需要认证,买家索赔1000元就是敲诈行为。
碰到敲诈怎么办?直接报警!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既然对方紧咬不放,那就跟他硬碰硬。
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大部分都是农村朋友,对相关规定和标准也不甚了解。
遇到索赔时大部分都是束手无策,听到《食品安全法》更是心乱如麻,大部分人无暇顾及是否合理,直接选择花钱消灾。
打假没问题,但打假也要合理合法,先确定产品性质再行操作,要打就向专业部门投诉,而不是张口就要钱。
笔者不反对职业打假,反对的是毫无根据的恐吓,绝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关键词:
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