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鞍山撤回270万修三座公厕方案,但还留下一串问号
据报道,3月28日,安徽马鞍山市发布消息称将投资270万元,新建三座高标准公厕,引发网友热议。3月30日,马鞍山市政府回应此事称,今年初,相关部门应广大市民诉求和人大代表建议,拟在城区红旗桥、南湖公园东侧、安心菜场新建和改建3座公厕。相关单位提出了项目建设的初步方案,尚未进入最终审批程序,从初步审查情况看,该项目确实存在造价估算偏高的问题。
记得一二十年前,国内公厕的设施落后,脏乱差等问题,曾经饱受诟病。后来,这个问题逐渐得到正视,各地都开始把公厕视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投入资金进行升级改造。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极端,一些地方在公厕建设上不惜大笔砸钱,各种豪华公厕,高标准公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发奢靡浪费的批评。
以马鞍山为例,早在2011年,就曾因为投资70万建"别墅型"公厕,而遭到质疑。据悉,这个"别墅型"公厕,里面不仅有沙发茶几、液晶电视,还将安装空调、添置盆景等,装修设计的豪华程度足可媲美普通人家客厅。现在来看,马鞍山似乎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依然沉迷于公厕建设的高标准思维。
此次,马鞍山虽然撤回了270万元建3座公厕的方案,却留下了一串问号。这份造价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什么样的厕所的造价高达90万?如果不是受到质疑,这份方案会不会一路绿灯通过?这样的高标准厕所,是否真的契合市民诉求和人大代表建议?
公厕的真实成本,如今似乎成为了一谜。此前,山东潍坊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仿古建筑,70平米造价是20多万;武汉造一座气派、豪华的一类公厕,造价70多万,政府出40万,其他由企业赞助。这些公厕虽然也受到质疑,认为造价有些贵,但相比马鞍山90万均价造一栋二类厕所,恐怕还算靠谱点。为什么不同地方高标准公厕造价,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作为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厕所也不是越便宜越好,不同时期,各个地方的人工和材料价格,往往也会存在差别。但至少,政府在公布公厕建造方案时,应当把每一笔花费的账目和必要性说清楚。如果老百姓觉得值,270万建3个厕所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老百姓觉得不值的,哪怕花27万都不行。
眼下,一些城市厕所的空间设计,不少已经脱离了原本的满足生理需求的目的,很多景区的或者城市公园的厕所设计都体现出了艺术性,成本高也不是不能理解。但关键不在于造价高低,而在于造价透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公众才能进行有效把关,政府的决策才能接受检验。
当看到,从目前国内各城市公厕建设的现状看,虽然那些豪华公厕,高标准公厕颇为抢眼,但这些少数的昂贵公厕,掩盖不了城市公厕总体性匮乏,以及分布不均衡问题。对此,许多媒体都曾有报道,有的地方还专门推出了找厕所的APP,帮助民众应付"如厕难"的困境。
此外,一些外表大气,内部豪华的公厕,里面的使用设施却难让人恭维,许多连最基本的洗手液、手纸等条件,都无法提供。更不用说,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公厕大多还停留于上个世纪的水平,是亟需改善的公共服务短板。
可见,一个城市中,豪华公厕、高标准公厕不是不可以有,但数量要严格控制,理应建设在景区以及中心商业区等区域。政府建设公厕的财政资金,更多应该花在刀刃上,即投向那些缺少公厕的社区和农村,为这些地方建设更多美观、实用、整洁的普通公厕,解决洗手液、手纸等民众的如厕痛点。须知,大多数厕所是用来使用的,而不是用来观赏的,沙发茶几、液晶电视这些不是民众的必需品,把厕所装潢成客厅,这不仅浪费,也不实用。
270万元建3座公厕,马鞍山不能将方案一撤了之,而应进一步回应外界的质疑,并对相关决策流程进行检讨和改进。建造的公厕资金,来之于民,服务于民。所以,公厕怎么造,不该由政府部门闭门造车,而要让公众充分参与把关。如此,才能遏制一些地方公厕建设的高标准、超前倾向,确保公厕建设的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