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籍985毕业生迷恋收破烂 法律专业成了业余爱好
广东985毕业生每天收破烂 一个月赚1000到8000 还有助手
据澎湃、搜狐、新京报报道,北京籍的一名广东华南理工大学法律系毕业生,迷恋捡破烂,法律专业成了业余爱好。
此人叫做武楷斯,喜欢二手东西,上了瘾,干脆到处收破烂。要说华南理工大学在985里不算特别著名,其法律专业,可能还不如中南财经政法、西南政法,毕竟是理工大学。但是他好歹是个985名校,法律生好就业么?未必。关键他自己喜欢么,也未必。
他的爱好是旅行流浪,以及收破烂、二手、收藏。其实他可能更喜欢考古、收藏、怀旧,或者倒腾贩卖二手的东西。自己很多东西都用二手,也就是简陋。其实他就是折腾旧物,不是文物,而是一些老物件,一些老东西。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一些产品更新很快,很多东西质量很好,寿命很长,一些人喜欢于买买买,一些人喜欢新潮时尚的东西。甚至车子开个几年就换,衣服每年都要更新置换,家里都有不少闲置,甚至吃灰的近似于新的东西。所以就有二手交易,跳蚤市场,你不需要的可能别人需要,尤其数码、电子产品,新的很贵,半年、一年后就降价、跌价,对于需求不同的人来说,二手也是生意,甚至有乐趣。
他赚到钱了么,其实不怎么赚钱,一开始一个月1000块钱,有时候3000、4000,好的时候8000,还有助手、房租。他搞了一个博物馆,门票9元,还能抵扣购买老物件、二手东西的钱。这样的生活其实收入不高,他算是做文艺或者收藏的事情,属于自己的爱好。
人应该怎么生活呢,可能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我也学过法律、经济、新闻,但是最后干的事情,更多可能是写作、传播、传媒、计算机,爱好的可能就是读书、阅读、旅行、考古。所以这个武某人,其实属于一个文艺青年、文学文化思维的人,艺术范了。我记得三毛以前小时候的理想就是捡破烂,以及去流浪。后来就是个旅行家和作家,四海为家。
把爱好当成职业好不好,也许他能干出点名堂,现在他已经引起媒体关注,他这种特立独行的生活,算是自己创业,算是享受自由和自己的人生。法律是比较枯燥,当律师也好,当法官也好,每天面对很多人的恶。但是他喜欢的是不要钱提供咨询,公益性质的东西,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不为稻粱谋的慈善事业,属于人文关怀,其实比职业来做法律可能好得多。
有网友说,与收集比较,更难的是保存吧,这些旧物能保存好不容易。但单纯保存和收集没有意义,还要为整理、记录和考证。做成电子版留下图像和图片,让更多人看到,才更有意义。图像、图片现在很简单,他就是卖票,相当于博物馆,你喜欢可以带回家自己看。东西不是文物,未必很贵,等他老了,这些东西可能就成了文物,他是收藏,因为暂时没钱,所以只能倒腾一些近代、当代、现代的东西,但是如果淘宝、捡漏,也可能弄到一些真玩意儿、有价值的,他就是迷恋这个。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是件开心快乐的事。他就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思维,喜欢年代感,喜欢过去的东西。他去博物馆当讲解员或者去古玩商店、考古队工作比较适合。当然自己干民间收藏也行,没准能成马未都。
还有网友说一本万利,还能淘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很喜欢。有人喜欢旧书,有人喜欢一些老唱片、老家具,不一而足。有人喜欢二手电脑、二手手机、二手汽车、二手相机、镜头,其实喜欢老东西,二手玩意儿的人还是不少。
与其说他是喜欢捡破烂,不是说他是喜欢怀旧,喜欢过去,喜欢年代感,喜欢慢生活,这比较文人范儿,但是文人其实是要闲情,需要供养的,许多诗意的生活,乃至传说中的人物,家里很富有,祖上是官宦人家、贵族或者富豪。平民家的孩子,想文人、文化也不是不可以,最简单读书、写作。这种平民的收藏好不好呢,自己喜欢就好,能养活自己,自己觉得幸福就行,没准能折腾成大拿、大家,还能发家致富。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