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每一个零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公差,才能和其他零件配合。”4月24日,临近技能测验,营口技师学院实训中心车工实习指导教师季春福再一次叮嘱学生们。60岁的他身材挺拔、声如洪钟,在学生面前有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19年前,季春福带着在企业一线累积的丰富经验投身教育行业。工作场景由车间变为课堂,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课本上的每一个章节,季春福都能结合到具体的案例,并能提出有效的操作方案。对学生而言,他既是诲人不倦的老师,也是身经百战的前辈。“车工的活细不细,全在工件上,一眼就看得出。”这个理念,季春福秉承了半辈子,并年复一年地灌输给他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有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技能竞赛上获奖。他的学生分配到用人单位,总能够很快融入企业,成为岗位骨干。
车工这个行当,靠的是技术与力量的结合。前者在岁月的打磨下能愈发精进,后者则可能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式微。与季春福年龄相仿的同行大多已选择退休,但在他的人生规划中,还远远没有将此提上日程。“除了视力不如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身体各方面条件都特别好。”季春福说。对车床的热爱加上良好的身体素质满足“超长待机”的条件,拉长了他的事业黄金期。在不久前举办的营口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二届教师暨第十六届学生技能大赛中,季春福还顺利斩获教师组普通车工一等奖。
让季春福舍不得离开岗位的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很多技术工种都面临年龄断层的问题,车工也是,要么40岁往上,要么20来岁,好在这几年我们的社会认可度提高了,生源越来越好。”季春福计划,尽自己所能多带出几届学生,“只要学校还需要我一天,我就在岗位上多待一天。”
监制 / 张旭勇 朱琳
记者 / 李旭 崔玺 李理 编辑 / 王佳蕊
责编 / 张精兵 姜姗 制作 / 王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