铧头草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地黄瓜(《分类草药性》),青地黄瓜(《四川中药志》),烙铁草、犁头草(《重庆草药》)。
【来源】 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或尼泊尔堇菜的全草或带根全草。2~7月有花果时采收。
【原形态】 ①白花地丁,又名:宝剑草(《植物名实图考》)。
【性味】 辛微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虚寒者忌服。"
【附方】 ①治肠痈:铧头草、红藤煎汤服。(《四川中药志》)
【临床应用】 治疗痈、疖炎症初期:用鲜长萼堇菜捣烂敷于患部,干后即换;亦可制成粉剂或软膏使用。有全身症状者,可取干草1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洗净捣汁约1酒杯,内服,效果更显着。治疗40余例,均有效。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于《草木便方》
关键词:
铧头草
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