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贴秋膘’的传统,入秋以后,家长都想帮孩子补一补。但是孩子一旦频繁地感冒咳嗽,就会错过进补的时期。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让孩子少生病,再合理进补是最重要的任务。
下面,先来看看孩子在秋季会出现什么常见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方法。
脾虚肺弱,容易外感、咳嗽
孩子积食时,家长稍有疏忽,没有及时地消食导滞,积食就会入里化热。孩子脾胃有积热,内热蒸腾,皮肤腠理大开,一吹风就会感受风寒二邪,导致风寒感冒。
在受寒的初期孩子大多会出现手脚冰凉、脖子发凉、打寒战、起鸡皮疙瘩、打喷嚏、流清涕、拉肚子等症状。这时候,家长要及时地帮孩子驱寒,尤其是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病史的孩子,更要及时遏制感冒,否则一旦感冒,很容易就会诱发炎症症状,并且迁延难愈。

家长可以帮孩子泡脚或泡澡,用40度左右的温水或我的感利通泡澡液,一天一次,每次泡15~20分钟,受寒初期连续泡2~3天,还可以配合姜苏茶、葱白豆豉汤等驱寒食疗。
提高抵抗力,要健脾润肺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四季脾旺不受邪”。无论季节如何交替,顾护好孩子的脾胃,才是提高孩子抵抗力、预防孩子生病的关键。
到了秋季,除了要健脾,家长还要帮孩子润燥。秋季燥邪当令,燥邪最耗津液。孩子阴津不足,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干痒、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流鼻血等症状;肠道失于濡养,糟粕内停就会出现大便干、羊屎便甚至便秘的情况。大便不通,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找上门。而燥邪伤肺,影响肺之宣降,肺失濡润也容易引发干咳、燥咳。
因此家长要多给孩子吃润燥的食物,如沙参、玉竹、百合、石斛、雪梨等,
关键词:
需要贴秋膘吗
秋季防病攻略
秋季小儿养护
孩子积食
孩子咳嗽
孩子应该怎么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