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严父慈母”,在我们的大多印象中,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母亲的爱表露的更为彻底,父亲的爱却深沉内敛。
网上关于“你在哪些瞬间感受到父爱的”曾引起热议。“在父亲默默帮我撑伞,而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淋的湿透时”;“在我即将远行,父亲话不多,但眼睛已经悄悄湿润时”……
答案各不相同,爱却如此相同。
科研界似乎也是这样。关于成为父母后大脑变化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母亲身上,已有十余项纵向研究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手段报告了怀孕后母亲的大脑结构会发生改变。相比之下,针对父亲神经系统转变的探索少之又少。

然而,参与育儿的父亲在不经历怀孕的情况下,体验了照顾新生儿的认知、身体和情感需求的全过程。因此,确定父亲大脑变化的典型轨迹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大脑神经塑造的内在因素(妊娠相关)和外在因素(经验相关),对全面剖析“父母育儿脑网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先前已有初步证据表明,在男性向父亲角色转变后,大脑皮层心智化区域会发生动态变化,但目前证据不足且存在矛盾。
近日,Cerebral Cortex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First-time fathers show longitudinal gray matter corticalvolume reductions: evidence from two international sample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西班牙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个实验室之间的国际合作,前瞻性地收集了男性在第一个孩子出生前后的结构神经成像数据,实验结果更具严谨性和说明力。
结果显示,在两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大脑皮层结构的减少,特别是在默认模式网络和视觉感知网络中出现明显萎缩,为“向父亲身份的转变可能代表了男性经历神经可塑性的一个关键窗口”这一论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关键词:
大脑皮层结构减少
大脑结构
做了爸爸后大脑萎缩
严父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