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行为,正在“偷走”你补得钙
在国人补钙的意识中,大多人都会注重“补”,却忽略了“防”。一些错误的生活习惯容易导致钙的流失率加大,可能造成“越补越缺”的情况。
1.吃得咸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孟迅吾医师表示,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排出的。吃得太咸,会增加尿钠的排出量,身体内的钙丢失也随之增多。
控盐秘籍:买一量勺,把盐控制在每天不超过6g;少吃含盐高的食物,如鸡精、辣酱、虾皮、陈皮、话梅等。
2.太多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范志红教授表示,肉是所有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一类,大量吃肉不仅会造成脂肪超标,也会导致膳食总蛋白过剩,增加尿钙流失。
控肉秘籍: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天吃水产品40~75克,畜禽肉40~75克,蛋类40~50克。

3.懒得动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邢小平主任表示,人体运动时,骨组织会根据需求发育,帮助支撑。若是人体的运动量不够,骨组织会自动降低骨量。
运动秘籍:成人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上班族也可以借助步行、擦窗、拖地板等需要一些体力的活动,让身体动起来。
4.碳酸饮料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大量饮用碳酸饮料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危险是不饮用饮料青少年的3倍。研究分析称,碳酸饮料中的磷酸会影响骨质沉积,从而降低骨骼生长。
控饮秘籍:少喝碳酸饮料,多喝白水。也可用柠檬水、酸橙水替代。
5.吸烟喝酒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导致骨密度降低;过量饮酒会同样会影响肠道对钙吸收,以及肝功能受损,使维生素D的代谢受到影响。
防控秘籍:戒烟戒酒,实在放不下酒,也因严格控制酒量,成年男性一天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增加钙含量,不仅在于补钙,也在于减少钙的流失。我国居民钙元素明显不足,别让“20岁的人,40岁的骨头”成为真实写照。
关键词:
控盐秘籍
钙的流失率
错误的生活习惯
碳酸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