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资料图】
今年端午节你有去看龙舟赛吗?
或许你没能够去看“扒龙舟”
但你可以参与科博士准备的小游戏哦
参与即可领取现金红包
没有看错,就是现金红包!
(文末附活动参与方式)
2023年6月17日
时隔三年
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再度拉开序幕
导演张艺谋亲点的“广州龙头”亮相
“亚洲飞人”苏炳添登场发令
还有猎德“房东队”出场“为爱发电”······
为什么广东人这么重视“扒(pá)龙舟”呢?
来跟科博士一起看看吧!
01
图腾崇拜与先民信仰
古时,人们信仰龙图腾,认为其寓意吉祥,于是将舟船制成龙形,以竞渡形式来祈祷辟邪消灾、攘灾迎祥。
广东历来为岭南水乡,邻近南海,水网密布。“龙舟文化,起源于岭南先民的水崇拜。每年的‘龙舟景’是广州人对水的感恩,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图:源于网络,为龙图腾纹样
02
文献记载
关于岭南龙舟竞渡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唐代李贞的《峡山观竞渡》:“飞舟海客度,急鼓醉人挝。”
五代十国南汉时期,广州城内西湖就有端午龙舟竞渡活动。南汉后主刘鋹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五月初五,宫人竞渡其中。
图: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 现藏于宁波博物馆
图: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 现藏于宁波博物馆
03
列入非遗
“扒龙舟”自宋以来,沿袭至今。2011年5月23日,“扒龙舟”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选)
广州“扒龙舟”仪式主要分为起龙、采青、招景与趁景、赛龙、藏龙与散龙等仪式。每一个仪式背后都是传承多年的习俗,每一个仪式被赋予不同的寓意。
01
起龙
时间在农历四月初八。传统龙舟大多由坤甸木、松木等木材制成,这类木材浸水后会变得坚韧,从而有利于保存。
“起龙”是指将龙舟从水底挖起,是整个龙舟竞渡活动的开幕仪式,寄托人们迎祥纳福的期望。人们举行相应的祈福仪式后,将埋于水底的龙舟挖起,进行清淤泥、紧龙筋等维护工作,还会填充龙舟的色彩、整理罗伞旗帜等等,重新装饰挖起的龙舟。
图:广州日报
02
采青
“采青”具有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的寓意。农历四月廿八前后,广州地区的人民通常会采摘禾苗、龙眼叶、柏树枝等植物枝叶,并用红布捆绑在龙头、龙尾、罗伞等处。
03
招景与趁景
龙舟聚集处,当地人称为“景”。在广州,龙舟也要“走亲访友”。在端午节前,村里或族里的父老向兄弟村、老表村发放“龙船帖”,约定好日期,让他们划着龙舟过来探亲,这一活动称为“招景”。龙舟应邀而来聚会叫“应景”,人们聚在一起看龙舟叫“趁景”。
“趁景”和“扒标”实际上是扒龙舟的两种形式。
图:广州日报
“趁景”属于正式比赛前的“热身活动”,可以是友谊赛也可以是表演赛,一般不设奖品,可以自由选择比赛对象,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龙舟在江面上相遇,自发地进行比赛,聚散自由。
04
赛龙
“赛龙”这一环节的活动又叫“扒标”“斗标”,是有组织的正式龙舟比赛,时间集中农历五月初一到十八之间。传统的奖品是“烤金猪、双蒸酒”,烤金猪即全只烧猪,双蒸酒则是米酒的一种。
在没有水的村镇则会举办“扒旱舟”(或称“游旱龙”)活动,人们用竹子和纸,制成不同颜色的“龙舟”,在巷子间穿行。这一项活动更倾向于表演而不是竞赛。
05
藏龙与散龙
扒完龙舟后,人们会挑选良辰吉日,将龙船的船头、船尾和船身分开保存。一般是在端午节之后,最晚到农历五月十八。
龙头将供奉在龙王庙,船身将埋入河床沙泥中,这便是“藏龙”。在河道里用淤泥围成一个龙船坳,将龙船推进去后,在坳里面插上几根竹子,再把龙船上的活动塞拔开,让船身沉入水中,以便第二年挖出来再用。
图:广州日报
“散龙”是“扒龙舟”的结束标志,大家聚集在祠堂,一起举行祭拜活动,并将龙船标(旗帜)存放于祠堂中,然后以一顿龙舟饭结束一年的龙舟盛况。
龙舟饭往往是用蒸熟的糯米,和腊肉丁、虾米、 墨鱼丁、香菇粒等食材一并炒熟做成,吃下去满口留香。吃下龙舟饭寓意着未来一年五谷丰登、身体安康。
图:央视网
六月,广州的河道热闹非凡
人们顺着水网探亲访友,划着龙舟串联乡情
小小的龙舟成为留住乡愁的新载体
龙舟竞渡成为留存集体记忆的新形式
看过别人“扒龙舟”
你是不是也想试试?
科博士为你准备了个小游戏
“一起来科普,端午登龙舟”
扫一扫开启游戏之旅
【步骤一】
关注“科普广州”微信公众号
【步骤二】
回复“端午”或“游戏”任意一个关键词
获取游戏链接
【游戏规则】
达500分即可挑战成功参与抽奖
每人每天可参与3次游戏
【游戏时间】
6月21日 19:00 ~ 6月24日 19:00
科博士准备了1500份微信现金红包
连续四天不间断派送
每天上线都能领哦
参与就有机会获得
还在等什么?
快邀请你的小伙伴们一起参与游戏叭~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赶紧关注我吧
来源:央视网、新华网、广州日报、金羊网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