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截至8日12时四川泸定6.8级地震已致86人死亡 35人失联
堰塞湖自然泄流 目前风险已消除
7日,在泸定县磨西镇附近,工作人员在抢修通往海螺沟景区的道路
(资料图)
四川省政府新闻办9月8日通报称,截至8日12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6.8级地震已造成8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泸定县50人死亡,雅安市石棉县36人死亡,地震还造成35人失联、270余人受伤(其中危重伤4人、重伤62人)。
四川省水利厅发布的通报显示,水利厅工作组会同水利部工作组通过对比分析卫星遥感、航拍图片,并结合湾东河与大渡河汇口水文实测流量和常年水文资料,判断河道恢复过流,堰塞湖已经实现自然泄流,预计库容不会大幅增加,加之受威胁群众已经安全撤离,堰塞湖风险已经消除。
救援人员运送物资
到达最北彝寨磨岗岭
受地震影响,泸定县磨西镇磨岗岭村通往外界唯一的道路中断。9月8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四川森林消防获悉,四川森林消防甘孜支队已到达磨岗岭,为村民送去帐篷等物资。
据介绍,磨岗岭村是中国最北彝寨。9月7日,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雅江大队、康定中队接到指挥部的指令后立即组织70人,携带撬镐等简易工具,前往磨岗岭村运送生活物资,抢通道路转移受灾群众,寻找失联人员。经了解,这里受困群众有200余人。
7日8点30分左右,队伍集结完毕,队员们两个一组,背上120斤重的帐篷,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向村里出发。队员们背着帐篷和各种物资,途中是接近70度的陡坡,行走异常困难。直到中午1点半,大部队才将物资运送完毕。
甘孜一特警救援中
得知两名家人罹难
北青报记者9月8日从四川甘孜州外宣办工作人员处获悉,9月6日凌晨,甘孜州公安局特警队员秦晓强收到一个噩耗,一直联系不上的爸爸和妹妹在地震中罹难。
据介绍,地震发生后甘孜州公安局迅速集结700余名警力前往救援。地震发生当日14时20分左右,经过抢通道路、越过山丘,长途奔袭一个多小时,240名甘孜特警到达磨西镇展开抢险救援。26岁的秦晓强就是这240名特警中的一员。秦晓强和战友们冒着余震、碎石断木砸下的风险,徒手刨掘救出了3名被困群众。不久后,他得知了两名家人不幸遇难的消息。
9月8日,在甘孜州警方发布的视频中秦晓强说,“我想了很久,觉得作为一名警察我不能就这样倒下。我想回到镇上的安置点,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现在只要我多做一点事,多出一份力,就可能让多一个家庭团圆。”
据介绍,目前甘孜州公安局特警救援队继续在抗震救灾一线开展抗震救援工作。
1岁地震伤员开颅手术成功
已送回PICU继续监护处理
9月8日,北青报记者获悉,在地震中受伤的1岁儿童小雅馨开颅手术成功,已被送回儿童PICU继续监护处理。
9月6日晚,来自磨西镇咱地村的小雅馨被送往华西甘孜医院救治。经诊断,小雅馨左侧顶骨凹陷性颅骨骨折伴硬膜外血肿,须进行急诊开颅手术。
9月7日下午2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徐建国教授远程指导下,由救援队成员华西神经外科刘浩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在华西神经外科罗胜护师和甘孜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张伟主任团队的协同下,顺利完成左侧顶骨凹陷性颅骨整复术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当天下午4时左右,小雅馨麻醉清醒,拔管后被送回儿童PICU继续监护处理。
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华西医院派出的3支医疗救援队已参与地震伤员救治170余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伤员仅2个月10天。
救援故事
“我和战友都是汶川哥哥”
“职责所在,每个人都会这样做。”9月8日下午,正在四川泸定县得妥镇联合村执行二次搜救任务的消防员张自立,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回应,他因为帮助泸定地震受灾群众转运时,抱着一名婴儿的场景被同事和记者拍下,引发网友关注。“汶川哥哥不是我一个人,战友们都是汶川哥哥。”
张自立说,他是家里独子,阿坝茂县人,今年20岁,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因为距离震中只有三四十公里,自己家的房子也被震塌。
“当时我正读小学,解放军战士和消防员在操场上为我们搭建帐篷的情景我记在了心里。”张自立说,他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消防员,于是在2021年10月,得知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招人,就立即报名并如愿以偿。今年5月6日,下队到了汶川大队。入队之后,张自立参与了广安邻水、泸州合江县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和此次泸定地震救援。
“我的父母都很支持,愿意让我成为一名消防员。”张自立说,来到泸定地震灾区后,由于通讯时断时续,他就在救援间隙拨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
张自立告诉北青报记者,9月5日泸定地震发生之后,得知灾情严重,阿坝森林消防支队汶川大队队员紧急出动,前往当地救援。
9月5日晚上9点多抵达得妥镇后,由于道路塌方和通讯中断,没有照明条件,队员们短暂休息后,于6日凌晨向得妥镇湾东村挺进。
“湾东村位于半山腰,路上很多地方都有石头,所以只能先乘坐橡皮艇到达山脚下,然后爬山搜寻附近的被困者。”张自立说,无路可行,他和战友只能边走边开路。第一个接受救助的是一名五六十岁的老人。她因为腰部受伤,无法下山。张自立和另外三名战友就冒着有余震随时有石头滚落的危险,一步一步将老人抬下山。身旁的其他战友帮忙提供保护,最终交给医务人员处理伤情。
引发大家关注的那件事发生在6日下午5点多,湾东村一组附近,搜救的消防员在一处废墟上边,看到了急需帮助的祖孙俩——奶奶抱着两个月大的孙子。
“小朋友才两个月零十天大,孩子的母亲和爷爷均因为地震时房子倒塌而受伤,被直升机送往医院救治。”张自立说,处于半山腰的祖孙俩难以自行下山,“孩子的奶奶受到惊吓,从地震以来一直没吃饭,看起来精神状况不好,小朋友在奶奶怀里睡着了。”
张自立和队友带着祖孙俩经历了下山、坐船、爬山等一路辗转,来到一处医疗队所在的地方,将孩子交给医生检查身体。“医疗人员初步检查,孩子的头上被磕碰后有个包,皮下淤青,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张自立回忆,被记者和战友拍摄照片的时候,为晚上6点多钟,已经即将抵达救护车所在位置。他抱着孩子,队服胳臂处清晰可见的“阿坝”“汶川”字样,可能让人想到了汶川地震,所以引发大家关注。
据了解,和张自立一起前往得妥镇搜救的队员大部分都是汶川人或者住在汶川周边,都经历过汶川地震。“职责所在,在救援时每个人都会付出努力。所以被称为汶川哥哥的,不能是我一个人,应该是我们一群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