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时时播报 > 正文
来源:新华社 2022-09-10 20:31:19
院士的老师是院士的学生
在稻田里
传承还在继续
【资料图】
……
教师节前夕
华南农业大学部分师生
来到丁颖和卢永根院士雕像前
敬献鲜花
缅怀两位老院士
在我国水稻研究领域
华南农业大学“一脉师承三院士”
是一段佳话
1955年
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的丁颖
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
丁颖的秘书兼科研助理卢永根
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7年
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
这段佳话
缘起爱国
1938年抗战时期
日军即将侵入广州
人们从广州撤退到后方
中山大学农学院的丁颖
冒着生命危险
把500多个品系的甘薯苗和
400多个水稻品种处理好
乘上最后一班船撤退
在前往云南途中
他亲自安排
在罗定县种下甘薯苗
在信宜县种下水稻品种
丁颖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曾培育出世界上
第一株“千粒穗”水稻类型
他是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
热爱学生,以身作则,循循善诱
对学生从来不摆架子
他的学生
出色地继承了他的衣钵卢永根就是丁颖的学生之一
丁颖去世后
卢永根跟随恩师的足迹
带领学生
小心地保护着丁颖收集的
7000多份稻种资源
并将其命名“丁氏稻种资源”
以纪念丁颖院士
如今
华南农业大学
已成为我国稻种资源的宝库
卢永根夫妇
捐出两人毕生积蓄880余万元
设立教育基金
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
刘耀光1981年毕业于
当时的华南农学院
1991年在日本博士毕业后
曾在当地工作数载,生活优渥
卢永根接二连三给刘耀光写信
在卢永根的感召下
刘耀光于1996年回到华南农大
潜心科研
“科学不能盲目追热点
要有坚定的研究方向,追根问底”
回国20多年来
刘耀光长期从事
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
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刘耀光说
丁颖、卢永根在学风上
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他
他也会将这种精神
教给他的学生
“真诚的科学工作者
就是真诚的劳动者”
这是丁颖院士的座右铭
也是三代院士的真实写照
他们
爱国、爱农
不计得失、淡泊名利
在每个年代
都诠释了奋斗和奉献的真谛
这是我们该追的星!
致敬!
关键词:
相关资讯
安徽将现强寒潮天气 部分地
安徽省公安厅原二级巡视员黄
重庆11月28日新增本土确诊病
今冬以来最强寒潮持续影响,
女子网恋被骗一百多万元剧情反转:成功将骗子骗回国
网传甘肃农业大学一男生因穿背心做核酸被通报? 学校:未处分
河南小伙带15斤油条膨松剂飞抵卡塔尔炸油条
超级头部大主播疯狂小杨哥遭打假:涉事产品已下架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研究:男性的生育能力呈现断崖式下跌
30岁女子不婚不育不社交安居农村生活引热议 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