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城市建设大步向前,报刊亭何去何从丨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2023-02-09 17:36:33


【资料图】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你上一次去报刊亭是什么时候?笔者每天上班都会路过两个报刊亭,但最近一次走进去还是一年多前退公交卡的时候。现如今在绝大多数地方,人们见到报刊亭、使用报刊亭服务的频次越来越低,在一些城市报刊亭甚至已经难觅踪影。逐渐消逝的报刊亭,在不远的将来是否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在网络和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看似不起眼的报刊亭,构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那时,大街小巷每隔不远就能看到报刊亭的身影,学校和景点附近尤其密集。四五平方米的不大空间内,整齐地摆布着几十上百种报纸、杂志,一些报刊亭还售卖打火机、零食、矿泉水、地图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于很多上班族而言,从琳琅满目的报纸杂志中挑一份带走阅读是雷打不动的生活日常;不少中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学校附近的报刊亭,踮起脚看看喜欢的期刊杂志有没有到货。把时间的表针往回拨,报刊亭就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驿站,传播着天南海北的信息,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承载着许多人的美好记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报刊亭却好像被落在了站台上。当绝大多数人习惯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当数字阅读取代纸质阅读成为更加便捷、触手可及的学习方式,以售卖纸质报刊杂志为主要业务的报刊亭受到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私人报亭占道经营、违规经营和影响市容等管理争议,也对报刊亭产生了巨大冲击。数据的反映最为直观:2008至2012年,全国仅邮政报刊亭就拆除了一万多个;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至2021年全国拥有邮政报刊亭总数每年都在以不少于0.2万处的速度减少。一定意义上说,报刊亭的式微是阅读习惯改变的结果,也与城市发展建设的进程息息相关生存的压力下,转型才有出路。早在十多年前,全国许多邮政报刊亭就安装了信息化终端设备,实现了缴费、购票、充值、充电等服务。在一些地方,报刊亭更是直接更名为“便民服务亭”。通过信息化改造升级,原本功能单一的卖报亭成为服务百姓、方便群众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了良好成效。从推出智能报刊朗读亭,到引入“城市书房”概念对报刊亭进行升级改造,近年来一些城市积极探索报刊亭的转型发展方向。但也要看到,许多报刊亭如今仍在靠卖饮料、旅游纪念品或电话充值卡来勉强维持经营。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重新找到自身的价值定位和生存之道,仍然是摆在报刊亭面前亟待突破的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各地许多城市报刊亭经营者的思变求变,也许可资借鉴。在日本,多数“报刊亭”属于综合性商店,在售卖报纸杂志、食品、日用品的同时,还肩负维护治安、协助沟通等重任;在英国,报刊亭成为很多老人交流活动的好去处;在法国巴黎,翻新后的报刊亭不仅内部空间大大拓宽,提供的服务也不断拓展;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咖啡报刊亭”重获新生……坚守文化属性,将报刊亭打造成传播城市文化、传递城市文明的新街景,实现便民、惠民、城市管理的多赢,或许可以成为报刊亭升级改造的一个发展方向。近几年,“报刊亭的消亡”“报刊亭已经成为时代回忆”“我们真的不需要报刊亭了吗”一类的话题屡屡出现在社交媒体的话题榜上,吸引许多网友分享自己和报刊亭的故事。有人认为,报刊亭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让报刊亭重新焕发往昔的活力十分必要。也有人说,不论是报刊亭还是公用电话亭,这些事物经历波峰与波谷都是时代发展向前的必然,是市场规律使然,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人为干涉,与其割舍不下、难以释怀,不如让它们在回忆里熠熠闪光。讨论声中可以明确的是,对于城市的管理者而言,一拆了之往往不是最优答案。一些不喜欢数字阅读的读者,每天仍坚持到固定的报刊亭买一份常读的报纸;有初来乍到的旅人,仍选择将报刊亭作为熟悉一座新城市的第一窗口;从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取走快递的同时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成为一些居民的日常习惯……小小报刊亭,依然被一些群体需要着,发挥着文化生活“神经末梢”、社会生活“情感驿站”的功用,传递着城市发展的温度。加强文化供给、关注市民需求、增加便民内涵,是包括报刊亭在内的“城市家具”在建设和改造中应当持续努力的方向。毕竟,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钢铁森林中的每一份温暖和贴心,都值得用心守护。这正是:城市发展不止步,便民设施需呵护。(文丨张近山)

关键词: 邮政报刊亭 城市发展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彩蛋是什么意思 电影最后有彩蛋是什么意思?
彩蛋是什么意思    电影最后有彩蛋是什么意思?
彩蛋是什么意思?小彩蛋指影片中不细心追寻,会被忽视的趣味关键点;也有就是说电影故事情节完毕后,在演职员表滚屏时或以后出現的电影片段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