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将鲜花、水果一一摆好,再拿出父亲生前最爱吃的饺子……在银川市汉民花园公墓,赵先生带着家人祭奠离世4年的父亲。在刚刚过去的周末,银川市迎来清明祭扫高峰。记者走访银川市松鹤陵园、汉民花园公墓发现,烟雾缭绕的烧纸现象不复存在,文明祭扫已成为主流。
3月26日9时左右,银川市松鹤陵园门口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祭扫的市民,园区循环播放着“文明祭扫,严禁烧纸”的温馨提示,入口处放着一桶鲜花,市民可免费领取。记者注意到,大多数前来祭扫的市民都手捧鲜花,神情肃穆。“松鹤陵园自2019年起已全面禁燃禁烧,禁止携带鞭炮、烧纸、纸钱等易燃易爆物品入园。”陵园入口处的安检人员告诉记者,如果发现有人携带烧纸、鞭炮等物品,他们会要求市民将这些东西存放在入口处,离开时带走。另外,陵园还提供扫帚、推车、轮椅、毛笔、油漆等祭扫物品,取用十分方便,市民用完后送还。
用抹布擦去墓碑上的灰土,用刷子刷洗墓碑上的污渍,再在墓前摆上花束,拍照拍视频存档……记者了解到,今年,松鹤陵园继续开展电话预约代祭服务。“陵园代客祭扫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能够满足市民对亲人的祭奠心愿。工作人员会将服务过程以拍照、视频等形式反馈给市民,寄托市民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与祝福。”松鹤陵园负责人吴志明告诉记者。
银川市汉民公墓入口处悬挂着“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宣传横幅。工作人员一边宣传文明祭扫要求,一边检查市民携带的物品,发现有携带烧纸的,会要求市民用烧纸换鲜花。记者看到,整个陵园里没有烟雾升腾的景象。“今年本来打算带烧纸的,听说提倡文明祭扫,不允许烧纸,我就买了一个绢花制作的花圈前来祭扫。缅怀先人,重在心意,摆放鲜花绢花也是心意的表达。”市民郭女士表示,不烧纸,不污染环境,这种祭扫方式很好。
今年清明节,银川市文明办发出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撰文悼念、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践行绿色环保生态文明祭扫理念。同时,传承美德,节俭祭扫。倡导选择深埋、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宁夏日报记者 张涛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