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铁人先锋 2023-04-12 05:43:35
抓住重点
探索吊装安全作业新模式
在导管架建造过程中,吊装作业是重大风险。其中,大型吊装超过100次,更有重量超过800吨、吊高超过100米的3车联合吊装就位等复杂吊装,而且每一次吊装作业都涉及吊装计算、碰撞校核、路线规划以及多专业协助、落物预防等流程,任何一个疏忽或遗漏都将对吊装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此,项目组编制了《大型吊装CHECKLIST清单》和《吊装检查表》,在常规3次安全技术交底、吊车索具专项检查核对的基础上,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吊装前现场推演—检查清单分专业确认—吊前班前会宣贯—吊装实施”新模式。每一次吊装前,都组织施工、技术、安全及脚手架专业进行多方联合验收检查,现场模拟吊车站位、路线行径、就位影响等,并在吊装前严格落实JSA风险清单、障碍物清理和班前会宣贯制度;吊装过程严查警戒隔离监护和人员管控,有效确保了项目吊装安全。同时,结合现场每一吊,形成吊装问题总结,并在下一次吊装前进行宣贯和杜绝,有效保障了现场116吊大型吊装安全,走出吊装安全管理实践的新路子。
科技引领
精准化保障高风险施工
以专项技术方案为指导,从设计上消除或降低风险。针对深水导管架多类型、不同等级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建立专项保障方案,首次采取有限空间分级管控模式。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有限空间,制定不同的通排风、照明及监护措施;首次引入“便携式呼吸自救器”的救援模式和“双监护、双检查”模式;针对超深、超高的封舱有限空间作业,首次将传统措施与科技手段相结合,通过在高空加入视频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及定位基站系统,实现高空人员定位、行径排查和人员统计;利用智能化定位系统和气体监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有限空间内作业环境、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控,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高风险施工安全。
安全文化
提升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
海洋工程公司提出了“识风险—控措施—验落实—练应急”的风险管控思路。为确保吊装、封舱等高风险作业,公司组织开展专题风险讨论会,并开展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培训,从风险识别、职责划分、培训宣贯、检查落实等方面细化管理,强化监督,确保过程风险有效受控。项目实施期间,公司海工事业部管理层带队进行安全检查10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审核验证各类作业许可8936份;针对特殊敏感时期升级作业许可1418份;开展应急救援演练11次。
建立“比、赶、超”评比机制。公司建立并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要求一线班组长落实“三管”职责。以现场HSE规定动作为考核依据进行月度考核评比、公示,对现场表现优秀的班组予以奖励,对违规行为予以曝光、警示,逐步形成比、赶、超的积极安全管理氛围。
将培训与监督检查、履职尽责相结合,建立“入场培训—监督检查—专项再培训—现场再检查—违约扣分—入场培训”的动态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有限空间、用电安全、人员监护、升降机使用、登高作业等9类各专项培训41期1928人次计1.5万学时。针对结构组对、脚手架孔洞防护交叉等问题,引入“黄牌”制度和管理流程,在衔接施工工序的同时降低了高处落物、交叉作业风险。
自2021年7月20日开工建造至今,项目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累计施工作业280万工时,损失工时为零,实现了较好的安全业绩,获得项目业主韩国SK公司颁发的“优秀HSE管理场地”奖牌。这为公司今后开拓国际市场、实施此类项目积累了重要经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