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环球热推荐:中国皮革协会持续推进“突危工程”工作开展

来源:消费日报    2023-05-05 16:38:25


(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 史晓菲)“2023年3月,中国皮革协会向生态环境部进行了专题汇报,下一阶段工作将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修订过程中争取豁免运输和更多的利用环节。”日前,在中国皮革协会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2023年全国皮革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黄彦杰就推进“突危工程”工作,保障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做了介绍和分析。

黄彦杰介绍,含铬皮革废料被列入危废名录,严重制约了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多年来,行业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困难和诉求,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关键难点问题仍亟待突破——蓝湿革废料运输环节以及利用率最高的工业明胶、工业蛋白等资源再利用渠道未得到豁免。”

据悉,2021年3月中国皮革协会启动“突危工程”,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力争突破危废桎梏。黄彦杰说,经过大量取样检测和分析,以石碧院士为核心的项目团队编制完成《含铬皮革废料危险废物特性及其风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并于2022年4月通过专家论证。论证专家一致认为:坯革废料和成品革废料都不具有浸出毒性,毒性物质含量在标准限值以内;蓝湿革废料运输环节只有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非致癌风险,其中生态风险程度属于“轻微”,运输泄漏事故引起的非致癌危害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含铬皮革废料资源化过程(工业明胶、工业蛋白、再生革、静电植绒)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其资源化产品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可接受。项目团队随后依据专家意见对评估报告做了进一步完善。

来自中国皮革协会的信息显示,《评估报告》的相关成果为生态环境标准《含铬皮革废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提供了关键的理论研究支撑。2022年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第35号公告,批准发布《技术规范》,标准已于2023年4月1日起实施。《技术规范》重点推动解决了含铬皮革废料利用路径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利用和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控制的量化要求不明确的难题,对皮革及相关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技术规范》的发布是“突危工程”继《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论证后所取得的又一关键成果。《评估报告》和《技术规范》将为国家有关部门制修订相关环保政策、落实环境管理要求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玄奘西天取经经过多少国家 玄奘为什么叫唐三藏?
玄奘西天取经经过多少国家  玄奘为什么叫唐三藏?
玄奘西天取经经过多少国家?玄奘西天取经经过110个国家,共走了5万里,用17年的时间到印度取得真经,用一生的时间翻译了1335卷经书。玄奘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