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和县令的区别是什么
一、县丞是什么
县丞是知县的辅佐之官,在县里地位一般仅次于县令(或县长)。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主管全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后代虽有变革,如宋代曾一度废除,或以主簿兼任,但历代大多设置此一官员(一或二人),迄於清末。
二、县令是什么
县令是正式官职。战国时三晋(魏、赵、韩)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商鞅变法,并诸小乡为县,置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早期的县令权力比较大,元代以后,县级官员的权力逐渐被削弱。

三、县尉是什么
县尉是负责一县的治安和抓捕盗贼的工作,级别在县令、县长(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之下。
四、县丞和县令的区别
单从名字上就可以理解,县令的“令”字为发号施令,当然是最大的领导者;而县丞的“丞”字来自“丞相”,无论国家的丞相还是县的丞相,都只能是副手,地位自然在县令之下。简单地说,一个是一把手、一个是二把手,都是古代县级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员。
县令的官职更大,县丞平时主要是充当县令的副手,主要职权是管理文书,仓库等等,主要是文职工作,在少数时期里,能管理地方财政和治安。还有一个职权是县令不能处理政事时,他可以代替县令暂时管理地方。而县令是一县之长,管理地方的财政和治安。
县丞是几品官
八品
“按照官方说法县丞是八品,而知县级别比他高一级,两者之间虽然只有一级,但是手中权利那是天差地别。”
关键词:
县丞和县令的区别
县丞是几品官
主簿是几品
县尉是几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