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掌上春城讯低着头、猫着腰,眼睛紧盯着筐中的荚豆(荷兰豆),一看见有疤、腐烂、发蔫、弯曲度过大的荚豆,立刻拣出来。这是晋宁区六街镇六街村村民薛丽珍日常工作的场景。4月19日上午9点,她已在六街村荚豆交易市场工作了两个小时。看着堆成小山的荚豆,她笑着说:“今年的荚豆价格高,收购的人多,我们拣豆这班人有得忙了。”据统计,在六街镇各个荚豆交易市场专业从事拣豆工作的当地村民有数百人。
薛丽珍今年62岁,从2015年开始专业从事挑选荚豆的工作,每天工作6小时以上。“我们是按小时赚钱。白天做一个小时最少10元,要是晚上来‘拣夜豆’,一个小时最低15元,而且当天就能拿‘工资’。”她说。
晋宁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六街镇是中国西南最大的荚豆产销地。当地有3000余户8000余人种植荚豆,总面积达1.2万亩。这里的荚豆日均交易量在300吨左右,每年的交易额约为10亿元人民币,交易量、交易额、人流量连续9年居云南省第一,交易量和交易额常年位居全国前列。荚豆交易,品质是关键,这就催生了“职业拣豆人”。
“拣豆这活儿不重,越有经验的人工作效率越高,挣的钱也更多。”薛丽珍说,早上和收购荚豆的陈国良谈成的拣豆价格是10元一小时,但是对方却按15元一小时结算。“来帮忙拣豆的多数是老年人,但是他们很认真,拣过的荚豆品相很好,值得多给点。”陈国良笑着说。六街荚豆交易市场管理方负责人张勤也认为:“职业拣豆人都有丰富的经验,能分辨荚豆品质的好坏,可以最快最准确地把残次品挑出来,以此保证荚豆的品相品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六街镇正以特色荚豆产业为依托,积极践行报告要求。”六街镇宣传干事赵霈汐说,在荚豆交易市场专业从事挑拣荚豆工作的村民,大部分来自六街镇六街村、大庄村、大营村、龙王塘村、三印村,已经形成规模,最少的时候有200余人,多的时候可达500余人。他们之中,年龄在40岁到50岁的约占20%、50岁到60岁的约占40%、60岁到70岁约占20%。
薛丽珍说:“拣豆的活儿就在家门口做,而且时间自由,做完活还可以回家陪孙子。”来自六街镇大庄村委会一组的殷丽也认为,上了岁数的老人无力种地,外出打工也不现实,到市场里拣豆,不仅可以赚“零花钱”,还能找伴儿聊天解闷,一举多得。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书勇责编:李林芮编审:符亚丽终审:周健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