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淮安经开区警方坚持以民意为导向,以提高服务意识为落脚点,结合辖区工作实际,脚踏实地,深入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优化窗口服务质效。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警种壁垒、整合力量资源,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将户政、交管、出入境等部门审批事项汇聚整合到派出所综合窗口,推行一站式、一网办服务。使警营“家文化”向社会延伸,营造“把群众当亲人”、“警民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坚持把“小窗口”服务作为警民关系“大和谐”的重要内容,创新服务理念,贴近群众需求,不断完善窗口硬件设施,创新窗口服务措施,推行“节假日AB岗”、“上门服务”、“一站式”、“回访式”和“预约制”等服务,推动了窗口服务人性化、多元化。
二、推进社区“110”改革。依托“一室两队”运行模式,社区民警以警务室为日常办公点,接待群众报警、咨询求助,积极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将户籍迁移、居住证、二代身份证办理等服务向社区延伸,就地、就近接受辖区群众办理事项,开通便民代办通道。原则上分局审批事项1日内办结,市局审批事项6小时内申报,并积极跟踪协调办理,切实做到服务跨一步、群众少跑路,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开设免费“房屋租赁中介”、“企业用工服务”等特色业务,在服务群众的同时,做到基础信息采集、阵地控制两不误。
三、倾情关爱困难群众。不断践行群众路线,主动关怀辖区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二”帮扶计划,定期到家中走访、拉家常,了解困难群众的需要,用实际行动为帮扶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自发组织民警捐款、发动社会力量力所能及帮助辖区困难群众,另一方面动员协调社区、街道及有关社会组织定期开展爱心活动,协调解决辖区重点人员、困难群众遇到的各类问题。把法律咨询、安全防范、身份证办理等服务工作送到群众的“家门口”,为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淮宫萱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