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渭南日报 记者 马周宁 文/图
6月15日上午,在临渭区丰原镇科研育种基地里,随着大型收割机来回作业,特色主粮——富硒黑小麦成熟开镰收割。“现在来看,今年是一个好收成。”看着眼前广袤的麦田,丰原镇丰原村党总支书记田安民告诉记者。
黑小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正茂通过16年精心培育的彩色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大穗大粒,籽粒呈紫黑色,具有高抗倒伏、高产量等优势。同时,黑小麦富含花青素及人体需要的17种氨基酸、铁、锌、硒、镁等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收割机正在收黑小麦
“近年来,丰原镇推行长寿塬传统粮食保护区规划,我们公司经过半年的走访调研,在充分考虑长寿塬地理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前提下,决定发展主粮种植。”渭南魅力沣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板块负责人种鸣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在丰原镇主粮种植面积已达500亩,其中特色主粮——黑小麦育种面积达100亩,而丰原村就是该公司黑小麦科研育种基地之一。
自2021年起,丰原村对标全镇精品主粮、生态果蔬、银发产业三大产业链要求,共流转土地260亩,用于发展黑小麦等主粮品种培优。在这次实验种植的过程中,黑小麦表现良好,亩产超千斤。
黑小麦喜获丰收
黑小麦种植充分契合了临渭区发展银发产业、加快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区的规划。“我们计划3年内将黑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至千亩,并借助‘长寿塬’品牌,生产加工黑麦面粉、黑麦面条、黑麦馒头等产品,实现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种鸣说。
近年来,丰原镇紧扣临渭区银发产业规划,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开发经营新模式,建立混合所有制经济体,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发展创新、机制保障”的发展新路径。渭南魅力沣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是这一改革的成果。该模式既盘活了乡村资源,又为村集体经济引入资本、技术、管理、人才和终端市场等稀缺要素,尤其是以黑小麦科研育种为创新的精品主粮全产业链,为适老化、功能化、产业化的主粮一二三产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未来,丰原镇将聚力推进小麦育种、特色种植、订单农业、特色主粮产品的研发加工,持续丰富主粮产业链建设,让粮食种植成为有效益、稳增收的好产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