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6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6月9日,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举办非遗项目薅秧歌传唱活动,20多名青年志愿者跟着民间艺人学唱薅秧歌,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
村民们高唱薅秧歌 徐洲洋 摄
在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一处稻田里,青年志愿者们跟着民间艺人的节奏,声情并茂地唱着高峰薅秧歌。文词平实、曲调高亢、朗朗上口的薅秧歌受到大家的喜爱。
村民们高唱薅秧歌 徐洲洋 摄
村民们高唱薅秧歌 徐洲洋 摄
村民们高唱薅秧歌 徐洲洋 摄
高峰薅秧歌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日常的生产劳动,通常是一个人起头,大家跟着接下句,连续不断。薅秧歌调子多是民歌曲调,不仅可以让村民们在劳动中振奋精神,还可以提高干活效率、驱赶虫子。
垫江县高峰镇大井村1社村民何显吉说,薅了秧子,后面稻谷壳要薄一些;在唱歌的过程中,一方面把田里的害虫驱赶走了;一方面把杂草踩下去,同时也疏松了土壤。
近年来,高峰镇通过薅秧歌培训、薅秧歌展示、薅秧歌体验、征集薅秧歌歌词等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