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资讯 > 滚动 > 正文

天天热资讯!海报观潮丨高校批量引进“菲律宾博士”背后的行为逻辑

来源:大众网    2022-07-22 19:31:06

海报观察员 张静宁

近日,有媒体曝光某高校发布的《出国攻读博士毕业返校与同类型拟引进博士名单待遇公示》。这份名单包括23名取得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博士的在职教师,且这23人中,除1人为校外引进,其余22名都是该校的教师。他们每人的引进费用高达84.4万元,合计花费近2000万元。

这件事情将高校培养海外在职博士、海外“深造”产业链以及人才选拔的“唯学历论”等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实际上像这样,高校培养自己的在职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并提供资助和奖励的事情并不少见,要说这背后的行为逻辑,恐怕还有多个层面的原因。


(相关资料图)

外部成因:高校发展环境的现行压力

所谓的外部成因,主要指部分高校在学校发展上面临的一些困境。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对于普通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来说,他们缺少资质和能力使得他们无法得到更多教育资源、资金和可发展的机会。这样就导致他们引进不到人才,没有人才更是无法使实力再提升。

在这个恶性循环中,不少高校意识到,想要学校发展壮大就要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毕竟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或者博士的占比往往成为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无法募集到教育人才的前提下,只能自己“创造”人才,便有了这些“注水”博士。

不论学校发展的困难有多少,这样“炮制”博士文凭的举动都欠妥当。但是,对于国内目前多数的普通高校而言,量化评价指标和人才引进难题,也确实是部分高校现实存在的常态化问题。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明确“破五唯”,但这样的事件再次被爆出,也是一次反馈,一则反映出当前仍然有很多地区以量化评价作为教育系统的主要判断方式,这从客观上助长了高校办学的功利性。其实对于职业院校、应用型大学来说,教育部门应该进行差别化的评判标准,他们大部分的毕业生都需要从事具体的、应用类的社会工作,相比之下学术研究远没有实践能力重要,对他们的师资队伍提出学术型学位要求,也许过于死板了。

二则也反映出高校资源分配不平衡的问题,普通院校不惜花费这么多钱引进“注水博士”,用以更名为大学并提高排名,无非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与经费。所以,在管理改革方面,还应通过适当提高普通院校教育经费比重,减少按学校身份层级拨款的方式,来引导高校在自身的定位中提升办学品质。

内部成因:急功近利的发展焦虑

其实,部分高校的人才引进难题,除了需要看到外部条件的问题,也需要高校的自我反省。这几年不少院校为了招聘人才开出高薪和各种诱人广告,但是入职后真正的成长学习环境却不够完善。

一方面,各院校对于人才的认识和观念存在着误区,高校要“破五唯”,对人才的评价也应该“破五唯”。建立更多元的人才序列和更广的人才培育机会,才能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存在着绩效考核压力大、量化评比严重等问题,这种重引进轻培养的模式都直接影响了人才的留用。

除了人才培养环境不完善以外,在实际的办学发展中,急功近利的发展焦虑也是值得深思的“内忧”。

国家一直在强调,我国的高校迫切需要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多元办学格局。要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形成梯度、对接需求。

但还有很多院校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将学院改成大学、将专业技术类院校改成综合类研究型大学,偏向于各种大学排名、学科排名以及各类评估。其实,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和服务社会的职能,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各类人才,判断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尤其是应用类院校,最终要以培养了多少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来衡量,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名号和数据。

应该看到,高校批量引进“菲律宾博士”的背后折射出部分院校对教育的认知和观念还需要纠偏,准确认识自身定位,丰富教育的内涵,做一流的研究,培养一流的人才,才是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关键词: 引进海报观潮丨高校批量引进菲律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汽车站在哪里?
天津汽车站在哪个区天津有多少长途汽车站?天津市共有几个长途汽车站?天津现在我知道有五个长途客运站,包括老天津站后广场的客运站。虽然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