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天(10月12日)是第26个世界关节炎日。据统计,全世界关节炎患者有3.55亿人,而我国关节炎患者达1亿以上,且仍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3%。
关节炎是一大类难以治愈的顽疾,容易致畸、致残,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关节炎有100多种,主要包括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等,其中,骨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作为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严重影响百姓健康。“世界关节炎日”的目的就是提醒大家,关节炎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致残。
为提高广大群众对关节炎的重视程度,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举办义诊活动,为广大患者免费诊疗、答疑解惑、科普宣讲。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胜厚提醒,人们常常将关节炎看作“老年病”,其实,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一些中年男性喜欢喝啤酒,吃海鲜、烤串等等,如果吃过这些高嘌呤食物后,感觉脚趾、脚腕疼痛,那就要注意极有可能是痛风性关节炎,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关节炎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以缓解疼痛外,更重要在于病患关节的日常康复,比如物理按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穿适当的鞋。另外,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的机械性损伤,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磨损,运动时注意保护已受损害的关节。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洪翠 报道)
关键词:
致残世界关节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