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关于蚂蚁的股东投票权调整-头条

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2023-01-10 16:26:52

这两天关于“蚂蚁”的事情比较热门,因为我之前也写了好多篇对蚂蚁的分析,所以还是来做一个追踪分析。

这次蚂蚁主要是股东投票权的调整,主要是:马老板及其一致行动人的投票权由此前的53.46%,调整为包括马老板、蚂蚁高管、员工代表等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


(资料图片)

在这次调整之后,马老板对蚂蚁的表决权下降到了6.208%。

这意味着马老板不再拥有对蚂蚁的实际控制权。

除此之外,蚂蚁还引入了第五名独立董事,并声称会强化与股东阿里的隔离。

蚂蚁方面称,这些调整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整体来说,蚂蚁这次调整,是符合过去这两年的监管要求。

另外,蚂蚁这次调整,其实股东名单和股权比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主要就是股东投票权的调整。

根据报道,这次调整后,蚂蚁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仍然还是由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作为主要持股人,二者持股比例加起来是53.46%。

这个比例,跟调整前仍然是一样的。

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都是“员工持股”企业。

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下方是一大堆自然人持股,这些自然人都属于“虚拟代持”。

他们都是代持股份,而非真正持有股份。

代持股份的意思是,这些股份实际是属于其手下的其他员工,通过这些自然人代持而已。

所以,之前情况是,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作为员工持股平台,股权比较分散,所以,就通过一致行动人关系,把这两个员工持股平台企业的投票表决权,全都归到了马老板。

于是,在本次调整之前,马老板是有53.46%的投票表决权,就是来自于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这两家企业所持有的蚂蚁股份。

而本次调整后,等于是马老板解除了对这两家员工持股平台企业的这则红“一致行动人”关系,就不享有通过这两家企业对蚂蚁的投票表决权。

于是,马老板对蚂蚁的投票表决权,就从53.46%,降低到了6.208%,不再是蚂蚁的实际控制人。

在本次调整后,蚂蚁也会变成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所以,这次调整,主要是调整投票表决权,而各股东的股权比例,基本是没变的。

整体来说,这主要是剥离马老板对蚂蚁的这种实际控制状态。

蚂蚁自己说要强化跟阿里的隔离,也说明目前对蚂蚁的一个主要整改方向,就是要让蚂蚁更加独立,而非依附于阿里。

所以,蚂蚁在这次调整里也说了,蚂蚁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合伙人。

有意思的是,在这次调整前几天。

1月4日,重庆银保监局批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将资本金从80亿提高至185亿元人民币的计划,意味着蚂蚁集团可以为其消费部门筹集105亿人民币。

所以,市场也有一些猜测,随着蚂蚁整改的进行,蚂蚁暂停上市是否会松绑,蚂蚁距离重新上市是否更进一步。

不过,根据报道,1月8日,蚂蚁方面表示,目前蚂蚁仍专注于整改和业务升级,没有启动上市的计划。

所以,上市与否,这个更多还是取决于蚂蚁最后的整改情况。

在2020年11月初,临近上市蚂蚁被紧急叫停,随后就开启一系列监管风暴,对蚂蚁进行持续的整改。

本次调整,应该也是整个整改过程的其中一个结果。

关于这个整改方案,在2020年12月26日,对蚂蚁第二次约谈里,就已经提出五大整改要求。

并且在2021年4月12日,对蚂蚁第三次约谈里,提出更加细致的整改方案。

1、明确要求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2、打破信息垄断,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3、要求蚂蚁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

4、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5、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

其中第三点还提到,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以前蚂蚁是一个互联网企业,然后因为蚂蚁50倍高杠杆运作,用420亿自有资金,撬动了2.1万亿元的贷款。

蚂蚁是通过证券ABS打包,把债权打包卖给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而且还是循环40次销售。

也就是,我们在蚂蚁上借的钱,实际上还是跟银行借的。

这种高杠杆运作模式,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

所以,整改方向,就是把蚂蚁从互联网企业,变成按照金融企业去监管。

蚂蚁要何时重启上市,更多还是得看蚂蚁何时能完成所有的整改要求。

蚂蚁从诞生到现在,一路都遭受很多争议。

比如,蚂蚁的诞生过程,也是引发巨大的争议。

最早是由于,2010年6月14日,央行发布文件,在中国境内经营的非银行支付公司须取得牌照。其中第九条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

当时阿里的前两大股东是软银和雅虎,都是外资。

所以,如果按照阿里股权结构,要获得支付牌照是比较困难的。

所以,当时阿里就把某宝给独立拆分出来。

这件事情,在2011年也一度引发比较大的争议,当时阿里的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称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某宝就被交易卖到了马老板名下。

不过软银和雅虎虽然是阿里的前两大股东,但由于同股不同权的架构,阿里的控制权是牢牢掌控在创始团队手里。

而且是为了获得支付牌照,这件事情最终吵来吵去,也是以各方接受蚂蚁独立出来的结果。

2020年,蚂蚁开始推进上市,本来阿里和管理团队是最大赢家,会有一场造富神话。

但因为马老板在外滩一场最为昂贵的激情演讲,再加上蚂蚁这种高杠杆运作确实带来很大的风险,最终蚂蚁的光速上市,还是被紧急叫停。

然后蚂蚁就一直整改至今。

蚂蚁这一路走过来,一直伴随着争议。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由蚂蚁带头,让消费贷越发兴起,也让蚂蚁陷入更多在争议。

其实关于对消费贷的监管,大洋彼岸的美国,最近这半年,也是加强对消费贷的监管。

我之前也分析过。

在去年9月16日,美联储一直在就该业务质询高盛的管理层,正在审查高盛集团的零售银行业务。

苹果公司的Apple Card信用卡是跟高盛合作的,有点像是某呗,是比较便捷的虚拟信用卡。

这个Apple Card是2019年推出的,当时刚推出时,就有一些大机构认为,高盛可能会在下一次经济衰退中,因为Apple Card赔钱。

这个主要是这类依托于互联网巨头平台的虚拟信用卡,因为开通便捷,门槛很低,所以很容易被广泛使用。

但在经济衰退周期里,消费者还贷能力会被大幅度削弱,那么这类虚拟信用卡的坏账率是很容易比其他信用卡要高很多。

高盛以前主要是专注于投行业务,在美国对沃尔克规则进行松绑后,允许这些美国大投行混业经营,高盛也自然而然的开始涉足银行业务。

而高盛的信用卡业务是一直主要以Apple Card为基础,是高盛在零售贷款业务的主要部分。

美联储正在审查高盛集团的零售银行业务,主要应该就是针对高盛在这部分业务的问题。

高盛的信用卡规模约为120亿美元,就规模体量来说,应该还不至于因此就一下子出现类似08年雷曼危机那样的事情。

不过,高盛在去年第二季度的信用卡贷款损失率达到2.93%,这在美国大型发卡机构中是最糟糕的。

这类依托于大型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信用卡”,往往更容易受经济周期切换的影响,便捷的低门槛,也意味着经济危机来临时,更容易放大风险。

所以,我们对蚂蚁的这种监管和整改,还是比较及时,也是有必要的。

因为在下一轮全球经济衰退周期,过去这几年野蛮生长的消费贷、网络贷,是有可能积累不小的风险。

假如继续允许蚂蚁之前那种高杠杆消费贷的运作模式,很容易放大风险,带来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

我们是肯定不能任由消费贷、网络贷野蛮生长。

否则资本肆无忌惮的风险,最终只能全民买单。

所谓金融创新,要是成功了,赚钱是资本家的,利润也是资本家的,资本家名利双收。

但一旦金融创新失败了,这个风险就是转嫁到全民身上。

所以在金融领域,并不能以创新之名,就无视风险。

风险在金融领域,无论如何都得放在首位去考虑。

要做好金融,首先得做好风控,再考虑其他。

过去几年,有多少金融创新暴雷?坑了多少家庭?

这些教训还是得吸取。

关键词: 蚂蚁集团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象拔蚌的营养价值如何 水象拔蚌和象拔蚌营养一样吗?
象拔蚌的营养价值如何    水象拔蚌和象拔蚌营养一样吗?
食材简介:象拔蚌,又称太平洋潜泥蛤、皇蛤、管蛤等,因其与大象鼻子相似而得名。象拔蚌原产于北太平洋沿海,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东南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