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热点资讯 > 正文

五省市“菜篮子”探访记

来源:农民日报    2023-01-17 16:41:49

几天时间里,记者到过“南菜北运”基地、北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访过菜市场、社区菜店,全面了解春节期间“菜篮子”生产供应情况。

总的来看,今年春节期间,我国蔬菜主产区在田蔬菜长势良好,产销环节运输通畅,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产品“产得出”、市场“供得稳”、群众“买的便”。

农历春节将至,在各方努力下,定能守护好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为亿万人民带来浓浓的年味与满满的幸福。


(资料图片)

过新年,盼团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是辞旧迎新少不了的仪式。

还有四天就是除夕,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面对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供应和价格情况如何?源头端蔬菜生产是否稳定?从田头到餐桌的道路运输是否通畅?记者兵分5路,深入北京、海南、山东、四川、河北等地,从产区到销区、从田头到菜店,了解春节期间“菜篮子”保供稳价情况。

市场年味浓

1月4日早上

北京市朝阳区金旭菜市场

七点半,市场里买菜的人熙熙攘攘。摊主李建康站在自家蔬菜摊后,眼疾手快地隔着菜摊给顾客递上一个菜篮子。

“现在卖得最好的还是白菜、红薯、萝卜、土豆这些。”李建康指着明显已经“凹”下去的菜品摆放区说。每天凌晨三点,他都要开着货车前往位于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的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货,每次要上货一两千斤,六七点左右就得运到菜市场准备售卖。

“按照往年的经验,这个进货量过了小年可能还要翻一倍,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那会儿大家多少都要为过年买点菜。不过今年的情况不好判断。”李建康告诉记者。

对比往年同期,现在日均销量有所下降,尽管还未到春节假期,但因为很多人都回老家了,老顾客明显少了很多。“我卖到二十九也回河北老家过年,不受疫情影响了,谁不想早点回去呢。”李建康笑着说。

1月5日凌晨

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凌晨三四点,是新发地最热闹的时候。一辆辆货车满载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涌入新发地,驶入各自的售卖区。等到天亮,大棚里的货已换了几轮,空了的货车也准备休整重新踏上返程。

作为承担北京80%以上蔬菜供应的新发地市场,近二十天的蔬菜日均进场销售量在1.9万吨。“到小年后,这个数字大概能达到2万吨,差不多是峰值了。”新发地宣传部部长童伟说。

北京新发地“菜篮子”定慧北里直营店内,蔬菜供应充足,居民们正挑选蔬菜。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胡燕俊 摄

储备多少?“茄子大王”李军给了记者一个预估数字,“在节日跟保供时,我们会比平常要多存40%的货,比如一天卖80吨的话,需要提前储备100-120吨茄子。”

菜从哪来?“花菜大王”孙燕燕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卖的花椰菜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的储存货比较多,三五天之后福建、温州、云南货大量上市,正好供应春节期间。“我们在温州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与云南等地的合作社也有合作,供货不必担心。”

价格如何?“年前估计不会有太大的涨幅。”孙燕燕告诉记者,现在每斤精品花菜的价格已经从前两天的4元多回落到3.56元,利润空间不大。以云南产地的菜花为例,产地收购费2.7元/斤,加上运费0.5元/斤,还有人工费、冷库打冷电费、包装费等,每斤成本价差不多3.7元。“如果销量走得不快,多卖一天增加的损耗成本会越多。”

1月12日早上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手表指针指向五点,天空依然漆黑,而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内却异常喧闹,大宗交易刚刚结束,零星采购商络绎不绝。

海鲜一族档口的经营者沈婷婷一边忙着和工人一起碎冰、装箱、打包,一边告诉记者,她主要经营各类虾蟹,每天的批发量在1万斤以上,“虽说2022年受疫情影响,整体批发业务下降了40%,但现在交易量已经基本恢复了,价格也基本稳定,没有大起大落。”

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内,批发车、采购车辆络绎不绝。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摄

市场内最大的淡水鱼批发商陈国华表示,目前,每天活鱼交易量差不多七八千斤,基本上达到了以往的水平。“冬天马上就过去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切都会变好的。”陈国华乐呵呵地说。

记者手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制定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预案,加强市场监测预警,适时增加储备投放。

每逢过年,群众“菜篮子”产品需求数量大、种类多,特别是今年春节来得较早,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跨区域人员流动将加速释放,消费将更加向人口输出地集中,这对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拎稳“菜篮子”,才能安心过好年。记者随机采访看到,不管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是社区菜市场,摊位间叫卖声、吆喝声、砍价声此起彼伏,市场内供应量足类丰、质优价稳,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处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销量在回升

1月7日

海南省琼海市新发地冷库基地

琼海市是海南冬季北运瓜菜、辣椒的主产地之一。基地没有了往日的繁忙景象,只有几位辣椒收购商在闲聊。该冷库负责人王贺平说,从1月1日到7日,整个冷库只发了15车瓜菜,往年这个时候一天发车十几辆。2500吨的库容,收购商们也仅租用了不到一半,去年这个时候是一库难求,“2022年一共发了82万件货,每件22斤。今年内地行情不是很好,市场需求疲软。”

在冷库基地,山东临沂的瓜菜批发商周清来海南收辣椒已经20年,他告诉记者,从2022年12月30日到今年1月7日只发了7车货,比去年少了一半,销地市场卖不动,进而影响了产地的积极性,加上前段时间受海南低温多雨天气影响,辣椒产量也有所降低。面对冷淡的行情,他直言:“同行们都是在坚持,相信行情不可能一直这样,消费应该会有所复苏。”

周清给记者算了笔账,以1月7日发车的这批泡椒为例,田头收购价2.6元一斤,每件20斤共52元,纸箱、薄膜、包装等物料人工费12元,代收费2元,从地里拉到冷库的运费最低1元,打冷及装卸费3元,从海南到山东市场的运费10元,这样算下来一件货到销地市场的成本要80元,卖4块钱一斤才能保本,而当天的价格是40元一件,“亏40也得卖,要是都不收了,农户一旦舍不得投入,甚至弃管,这季就完了,后期即使行情好转也没货可收了。”

周清觉得,这两年海南冬季瓜菜的优势周期不断缩短,一是内地设施大棚的标准越来越高,冬季瓜菜的产量在不断增加;二是云南、广西上了部分设施大棚后,采收周期也在延长,“这就需要海南冬季瓜菜必须种植那些需要高光高热、内地大棚里种不了的品种。”

1月8日

三亚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

这里是海南主要的产地市场,全部是北运瓜菜。当天下着小雨,但市场里送菜、拉菜的车流人流不断,一派热闹景象。

在海南收购青瓜23年的宏达精品蔬菜负责人吴贵华告诉记者,今年的青瓜市场行情还可以,就是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产量只有去年一半,导致有点供不应求,收购价格上涨。吴贵华每年在海南四个多月,收购青瓜超5000吨,是市场主要的青瓜收购大户,主要销往广东。

广西龙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市场主要的豇豆运销商之一,除了在海南,还在广西、云南等省份大量收购豇豆,除大年初一停收一天,其他每天都收购,能够做到全年不断货,主要销往河南、浙江、江苏、陕西等地。

该公司负责人温明龙说,豇豆一直是海南冬季瓜菜的龙头产品,价格15年来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太大波动,因为豇豆对光热的需求较高,冬季内地大棚基本种不了,1月7日发了5车豇豆,每斤收购价格在6-7元。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利国镇乐三村村委会书记容伟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他带头采用纱网大棚、黄蓝板等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种植的320亩豇豆长势良好,每天都有两三万斤豇豆要采收销售。“采用新技术种植的豇豆,每亩可增产2000斤,一季两茬花可采收6000多斤,按照现在6块多钱一斤的价格,每亩收益超过3万元,除去1.5万元的成本,每亩也有2万元左右的纯收入。”容伟笑着说。

记者手记:

虽然疫情带来的冲击仍在,但记者发现,农产品市场经营者和批发商对今后市场的预期充满希望。他们认为,现阶段市场销售地尽管还没有到达以往水平,但消费量和销售价格都在逐步稳定回升。而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经营者则表示,要采用新的种植技术,采用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减少农资投入,实现节本增效。

据了解,目前,海南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27万亩,同比增加16%。其中瓜类种植面积87.45万亩,同比增加11%;椒类62.54万亩,同比增加52.4%;豆类29.29万亩,同比减少7.9%;茄类13.23万亩,同比增加9.6%,其他19.8万亩,同比增加9.3%。瓜菜采收面积累计58.8万亩,同比增加1.6%,能够满足北运蔬菜的数量需求。

生产没耽误

1月10日上午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

东斟灌村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社员李永400米长的彩椒大棚里,一垄垄红色五彩椒树,一眼望不到头。

早上7点,李永和6个帮工戴好头灯,提着塑料桶,采摘红彩椒。棚内温度比棚外高十七八摄氏度,李永忙出一头汗。几名帮工手脚麻利,不到一会,彩椒就堆满一桶。

不到10点,6人摘下了2000多斤彩椒,李永驾驶着“地老虎”机动车从棚内出发,送到合作社出售。当天采购价每斤4.5元,李永收入9420元。最近彩椒大量上市,李永棚里的五彩椒一天一采,四个大棚每天能采8000多斤。

山东寿光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内,采购商络绎不绝。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摄

“节前彩椒走出好行情,主要是因为市场需求旺盛。”李永说,一方面,客商都加紧备货,需求量大;另一方面,8月份定植的彩椒已经集中上市完毕,9月份定植的刚开始卖,目前处于分批上市的间隙期。“我家蔬菜大棚控制的温度低,彩椒上色慢,8月份定植的现在还在摘,正好能卖上好价。”李永脸上露出了笑容。

“忙生产、防疫情,啥也没耽误。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康复了,最严重那会儿大家分批感染,对生产影响不大。”李永说。

1月10日中午

山东省寿光市

孙家集街道瑞航家庭农场

瑞航家庭农场正在“忙年”。装卸工人将打冷、装箱后的蔬菜搬上车,来自寿光当地及云南等地的28种蔬菜,将一起运往辽宁、沈阳、哈尔滨等地的商超。“已经发走一车了,今天一共会发走3车,临近春节,每天有18万斤新鲜蔬菜供应东北市场,比平时的量多三倍。”农场主郑景渠说。

“这些菜凌晨四点就会走上超市货架。”郑景渠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道路更畅通了,以辽宁为例,走绿色通道,现在出发凌晨就可以到达,“以前都会在当地配货,现在直接空车回来,以保证第二天的供应。”

瑞航家庭农场的忙碌从腊月初五就开始了,会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八。郑景渠说,目前,东北地区、甘肃、西安等地蔬菜需求量直线上升,相反,北京、广东等大城市的需求量会小一点。“今年大家都要回家过年,人口输出地的蔬菜销售量会相对提高。”

“28种菜、18万斤,货从哪来?”记者问。

“除了农场的‘自家菜’,周边150公里范围内的蔬菜只要质量合格,运到咱合作社,就给统一销售。”郑景渠说,农场带动了周边200户农户,不仅是寿光,昌乐、临淄、平度等地的蔬菜也会拉来销售。

“南方菜也会过来,正在装箱的辣椒,就是从云南拉来的。”郑景渠补充道。

记者手记:

东斟灌村4486亩的地里“长”着640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五彩椒。在党支部领办下,东斟灌村先后成立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金互助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像李永一样的社员,使用化肥等农资均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大棚日常管理有合作社技术人员指导,最重要的是种出的彩椒也由合作社包销。

作为我国北方设施农业主产区,寿光蔬菜产业早已不再是传统种菜、卖菜,而是“买全国卖全国”,这得益于不断探索发展出新模式: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越来越多像李永一样的“新农人”回乡发展,为家乡注入活力;组建全国首家蔬菜合作社联合会,搭建“联合会+合作社分会+示范社”体系架构,让种植户“单打独斗”转变为合作社“抱团发展”。

销售有保障

1月6日下午

河北邯郸永年区河西堡镇西河庄乡

永年区是全国主要的设施叶菜供应基地。午后,河西堡村蔬菜拱棚上的草苫卷在一旁,沿着小路,记者发现,有的大棚里生菜才刚探出头,有的大棚里及膝高的莜麦已快收割完毕。“天气好,以往春节前莜麦还收不了,现在都长成了。”河西堡村村民王学生正在地里收割莜麦菜。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河西堡村村民正在地里收割莜麦菜。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摄

王学生种了25年地,一共有10个四分地大的棚子。大棚顶上放着泡沫箱,夫妻俩忙着把收割下来的莜麦菜装进里面,“装完拿去旁边的市场就有人收走,收不走的就在地里放一两天。收完继续种,地不闲的。”

放眼望去,整齐的蔬菜拱棚一排接着一排。永年区农业农村局任肃科介绍,拱棚叶菜生产是永年区的特色,全区拱棚叶菜20万亩,年产量90万吨,主要集中在西河庄乡、张西堡镇等乡镇80多个村,生产品种有莜麦菜、菠菜等70多个蔬菜品种,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

在蔬菜拱棚附近的是长青无公害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负责人王现海告诉记者,周围固定有200-300户农户往这里送菜,他们从地头把打包好的蔬菜送过来,车装满就拉走。一般情况下,下午四五点左右送到北京新发地市场,到第二天早上基本能批发完毕。“一车拉1.4万-1.5万斤,一天得拉两车货走。”

记者走进冷库发现,已打包好的箱子摞到接近房顶,泡沫箱侧面写着“顺、奇、占、伟”,王现海说,这些都是农户名字的简写,将来一旦到了市场或者菜品质量出现问题,看名字就知道该找谁。

1月7日下午

河北邯郸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座谈

“春节期间,供应量一天比一天大。平常情况下,市场外地货一天进60车左右,年底会达到100-150车。”南大堡蔬菜批发市场批发商燕二波告诉记者,腊月二十到正月十五一直是蔬菜供应旺季,“行情好的话,这25天能把一年的辛苦钱挣回来。”燕二波笑着说。

福建的青椒、尖椒,云南的瓜类、根茎类,湖北的甘蓝、萝卜,四川的莴笋、菜花……走进联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兴农门,道路两边停满了前来蔬菜交易的货车,农户们把蔬菜装在塑料袋和篮筐里,等着批发商前来收购,时而还有骑着三轮车的农户前来送菜。

河北邯郸永年区前当头村村民正在采收菠菜,供应市场。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摄

据该市场提供的数据,1月份以来市场平均每天蔬菜交易量达3394吨,交易车辆达1743辆。“从凌晨三点到晚上十点一直有交易,不断有客户来收菜。”批发商吴建波说,“来收购的有超市、电商平台,大多都是新疆、内蒙古和东北的商户来收货,销量比平时要多一倍。”吴建波介绍,许多外地客商与当地农户都是长期合作关系,供应蔬菜时间久了,有一定的信誉。“外地客商也不用来,一个电话的事儿,要什么菜、要多少,农户打包完直接就送过去了。”

农户与客商之间的联系就得依靠当地的经纪人。“现在都有微信群,缺什么货,客商在群里一发,基本上就有农户应答了。”批发商张红炉说。除了微信群,市场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每天蔬菜供需信息,并安排员工通过个人自媒体账号直播,播报每日菜价,方便商户了解行情。

记者手记:

王学生算了一笔账:购买农资大概需要1000块钱成本,一茬一分地的莜麦能卖500斤,按最理想的状态,一个棚子4分地能产2000斤的莜麦,能卖3000块钱,赚2000块。接近春节,莜麦价格也涨上来了,暖和的天气让他们一家的收成好上加好。

农户只管种地,不愁找市场、寻买家,收完了自有合作社经纪人和批发市场等着收;经纪人则负责沟通农户和客商,精准对接需求。从田间地头到客商手上,每个流程的“负责人”都各司其职,确保新鲜蔬菜从产地顺利送出。

这一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既要为农户种地提供支持,也要给市场交易营造更便捷的环境,让农户安心卖菜,市场有序流通。

物流变通畅

1月5日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上午10点,交易区里停着大大小小的货车,货车挡风玻璃后普遍放着“北京市菜篮子工程 绿色通道”通行证,一位工人正搭着梯子卸货,旁边的工人拿着计算器算钱,配合默契。

货车司机武雪强的车就停在这里。“前天早上6点,从云南姚安拉上菜花就出发了,走到贵阳下大雾,今天凌晨才到新发地。”武雪强告诉记者,路上的卡点都撤了,走绿色通道免过路费,一路畅通,“路上三小时休息一次,基本两天就到了。”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蔬菜交易区内,商户和工人们正忙着装卸豆角。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郭诗瑀 摄

46岁的武雪强,是跑冷链车的个体户,有着多年的经验。一年到头,以车为家,动辄在路上就是两三天,货车是武雪强待得最久的地方。他把驾驶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排座位上搭张床,“方寸为家”。

冬天货车车厢打冷,晚上睡在驾驶座里靠电暖器取暖,一晚上要花费十几块的油钱。之前疫情期间的设卡最让他懊恼,有时没法停车休息,运货时长也大大增加,损耗的成本就可能更多。

武雪强说,“明天花菜能卖完的话,就去河北拉羊绒,再去湖北拉两车花菜就回家过年了。”说起回家过年,武雪强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

1月12日中午

成都市益民菜市长顺街店

菜店坐落在成都著名景点宽窄巷子入口处。上到二楼,水灵灵的各色蔬菜、活蹦乱跳的鲜鱼、颜色鲜亮的肉类以及泛着油光的香肠腊肉正“躺”在货架里,等待市民挑选。

“市场辐射周边6万居民,业态分为蔬菜、鲜肉禽肉、水果、水产、海鲜、日用百货区域,日均客流在3000人,逢年过节客流甚至翻倍。”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艺凡告诉记者。

供应量如此之大,货源怎么保证?张艺凡介绍,公司通过合作共建的模式,在都江堰、彭州等地建设了益民“菜篮子”保供示范基地,并通过签订基地合作协议,建立直采直销基地,品种达30余种,既保证货源又能有效抑制价格异常波动。“我们还与外省产销一体化的大公司建立购销合作机制,及时掌握上海青、莜麦菜、黄白菜、菜心、西蓝花等产品的供应情况,确保向益民门店持续供货。”

四川省成都市益民菜市长顺街店内,蔬菜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市民正在选购。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摄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市场处副处长王涛告诉记者,成都是全国闻名的冬春蔬菜生产基地,年蔬菜消费量为293.13万吨,成都市自产蔬菜可以完全自给。为保证“最初一公里”仓储冷链运输,目前,成都已形成“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和“二级”产地冷链网络,确保城市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保供稳价。

记者手记:

运输环节出问题,会给农产品流通带来很大困扰。确保流通环节畅通对保证农产品市场供应非常重要。正是货车司机们“不舍昼夜”的衔接,使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形成一个完整的供销链闭环。

要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既要畅通产地和销地的“大动脉”,为跑南走北的大货车司机打开一条便捷通道,也要畅通城市内运输的“毛细血管”,使蔬菜送到百姓家门口更方便。期盼各个环节的农产品产销网能够时时处处畅通便捷,让鲜活农产品能更快速地从地头走到百姓餐桌。

保障“菜篮子”,事关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各环节。几天时间里,记者到过“南菜北运”基地、北方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访过菜市场、社区菜店,全面了解春节期间“菜篮子”生产供应情况。

总的来看,今年春节期间,我国蔬菜主产区在田蔬菜长势良好,产销环节运输通畅,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产品“产得出”、市场“供得稳”、群众“买的便”。

农历春节将至,在各方努力下,定能守护好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为亿万人民带来浓浓的年味与满满的幸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侯雅洁 邓卫哲 见习记者 郭诗瑀 胡燕俊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农民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回顾

白羽肉鸡——从0到1以后

等待下一个泾川

羊绒定价:微米之间的竞争

饭碗里的法治中国

脆蜜十五年诞生记

从养殖到消费看鲍鱼产业之变

信贷直通车“发车”六百天后

“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日子

扩种油菜,冬闲田不再“闲”

当农业生产遇上北斗

老屋,拿什么拯救?

庭院经济“入市”之路有多远

农村疫情调查——31省份51个村的1月7日(一)

农村疫情调查——31省份51个村的1月7日(二)

农村疫情调查——31省份51个村的1月7日(三)


监制:梁冰清  编辑:王思言

点击订阅《农民日报》!

关键词: 农民日报 批发市场 同比增加

公益资讯

+更多

云阳资讯

+更多
守岁是什么意思 过年守岁的寓意和象征都有什么?
守岁是什么意思  过年守岁的寓意和象征都有什么?
从字面意思来看,守岁是指除夕不睡觉,一直等候大年初一的到来。实际上,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是指在房子里点燃灯烛,全家一起迎接新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