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风市集打卡,成为近期曲靖市民休闲放松的首选,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前来。国风市集为什么一开市就“火”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国风味道正好紧跟潮流热点,形成了曲靖新的地标生活IP。这一特色街区的成功打造,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也让商户搭上了增收的快车。
暮色起,华灯上。晚上7点左右,麒麟区益宁街道南市夜街各个摊位前的灯陆续亮了起来,摊主们开始一天的忙碌。人群熙熙攘攘,穿梭在一排排摊位中,品美食、看热闹。经营臭豆腐摊的摊主林承炎说,最近的夜市生意格外好,一口气增加了3个摊位,每天的营业额近2000元。负责管理夜市的花柯社区居民庄建明说,现在来租摊位的人越来越多,夜市在今年年初700个摊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0多个固定摊位,非常火爆。
夜市火爆的背后,是曲靖优厚的扶持政策,促使南市夜街、经开区外滩、万达广场、麒麟区酒吧一条街、古城新巷、河北商业街、糖行街等一批知名度高、内涵丰富的消费目的地和夜间经济地标街区如雨后春笋涌现。
2020年,曲靖市出台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科学规划布局、丰富消费业态的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持续深化“一网通办”,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0.4个工作日以内。落实市场主体歇业制度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机制,支持市场主体延长生命周期。截至2022年底,曲靖市共有市场主体56.34万户,其中企业10.14万户,市场主体数和企业数增长率分别达24.67%和36.9%,排名均居全省前二。
点点星光汇成星河,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被打通,一个个市场经营主体率先感知到了曲靖经济的热度,以最快速度重燃城市“烟火气”,经济发展的热力和活力持续迸发。